返回列表 发帖

预防医学的几个误区

续上,再继续谈预防医学教育 预防医学教育中的“八股”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如一提及预防传染病的模式,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多年未变的“黄金”定律似的,放在四海皆准,但从来没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或提出其他模式。 实际上这一模式是对未知的传染病采用如下的模式。我们是怎样不怕霍乱的,是怎样预防霍乱的。我们都是易感人群,是怎样被保护的。实际上我们没有被保护,我们是控制了传播途径的水,有了抗生素对付霍乱,有了补液的对症治疗。我们心中不慌。 但艾滋病的出现是对上述模式的最大挑战。再深一层探讨:传染源能控制住吗?能合法地控制传染源吗?如古代造麻疯村。现在搞一个艾滋村集中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模式在此非常弱势。。。。。。。(因而有何大一的出名:维持传染源者健康的思路开展了鸡尾酒的治疗工作)。以此模式教育学生预防艾滋病,是贻误学生,用于工作,是消极被动;对于社会,是极端的不负责任。这不能不引起再思考一下我们的陈旧原则。 因而我们的“卫生”类教科书的教育,为何再没有预防医学巨匠的出现,因为连老太都会洒药水消毒,按照“八股”的思路,老头也会。不就是学生多学了一些杂货症状吗,找个临床学生的说症状,比你背得还好。(有点极端) 是否敢于对几十年的教科书模式,里面的各种命题、原则的模式说“为什么?”,是到了给予重新审视的时候,责任先在于己,再讨论公众社会的责任。 (看来,下面还是谈预防医学工作模式的误区,学院派对此毕竟可能更多有发言权) (待续)

TOP

(再次重申一个观点:非典的应急成功不是预防医学的成功,而是政府原苏联模式的成功。没有政府规定一把手负责制,哪来全***动,连居委老太都盯着是广东或北京来的人。)

TOP

惟一对CDC数据可以信任,保证有法律鉴定意义的数据是人口死亡统计数据。
其余数据均有水份可能,须查证。

TOP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是说明使用的工具又现代化一步,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只是由笔记录上报,改为由电脑网络上报。计算机网络只是使用的工具方法,而不是目的。
举例而言,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并没有改变对艾滋病的预防工作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中国按现在的疾病监测方法,也没有一个统计数字,只是估计数字。数字多少,由卫生部门死亡政策而改变,去年是估计80万,今年减少为60万,原因是今年对监狱、还有志愿体检免费带来的局部样本证据偏差。如作为卫生部负责人,作出对河南、新疆、云南的秘密大幅度监测取样的话,这些数字又将改变。
所以,数字的数据正确,并不仅在做的人如何认真上报,而在于政策的使用掌握。
就像报纸上而言:“比去年同期上升多少多少等等。”实际上是蒙蒙大众,根本就没有盖然性的分析。(医学上称为:统计学意义)。

又:"一个工作了三十年还能做什么?"这句话正好和讨论的整个命题有逻辑的冲突。
假设预防医学的行业日新业异,就像信息行业发展一样,那老经验的同志是很难有市场。但翻翻预防医学教科书,几十年未变什么新模式、新理论,那人家三十年的经验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专家。(你本意不是说老同志的,是因为以为有现代化的网络所以改变了模式,实际上没有。)
就是因为这老同志的一句话,对网上预防医学和艾滋病防治材料收集了解后,发现有了计算机网络,还频繁使用***的工作模式的就是号称现代名称CDC的机构。
并且,发现了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大潮中,保守预防医学行业的被迫漂流性。

TOP

严重同意.

两个极端:

让装备了卫星通信设备的士兵钻山沟打游击和让赤手空拳的士兵对付武装到牙齿的病原生物.

CDC人的写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