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传染病] [狂犬病]正确认识狂犬病(祖述宪答恐友系列最新版)

以下是引用风平浪静在2007-11-13 23:53:25的发言:

如果在一个密闭的洞穴中,理论上存在吸入大量含有狂犬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狂犬病的可能,但是如果是一个有人居住的、通风良好的房间,如果没有被蝙蝠咬伤,是否也需要进行暴露后免疫?值得商榷。

其实,这个问题,美国CDC已经在它的主页上面,交代得十分清楚了

蝙蝠的牙齿细小。人在睡觉的时候,就是被它咬了,也许都根本察觉不到,美国曾经发生过多起类似案例。所以美国CDC建议,只要是房间发现蝙蝠,都要强制接受暴露后治疗。但是,如果蝙蝠可以接受检验,并且测试阴性。就不用进行暴露后治疗了

Case Study (案例解析)

In February 1995, the aunt of a 4-year-old girl was awakened by the sounds of a bat in the room where the child was sleeping. The child did not wake up until the bat was captured, killed, and discarded. The girl reported no bite, and no evidence of a bite wound was found when she was examined. One month later the child became sick and died of rabies. The dead bat was recovered from the yard and tested--it had rabies.

在1995年二月,一个4岁小女孩的姑妈,在小女孩睡觉的地方,被蝙蝠的声音惊醒。在蝙蝠被逮到,杀死,抛弃之前,那个小孩还没有睡醒。小女孩没有被咬伤,也没有发现伤口。一个月之后,小孩生病,并死于狂犬病。死蝙蝠在庭院中被找到,接受实验,它携带狂犬病毒!

This case demonstrates several points: 这个案例揭示了几点:

  • This child's infection with rabies was most likely the result of a bat bite. Children sleep heavily and may not awaken from the presence of a small bat. A bat bite can be superficial and not easily noticed.

这个小孩感染及有可能使蝙蝠咬伤的结果。小孩睡得很沉,根本没有发现蝙蝠。蝙蝠的咬伤可以非常细小,不易察觉。

  • The bat was behaving abnormally. Instead of hiding, the bat was making unusual noises and was having difficulty flying. This strange behavior should have led to a strong suspicion of rabies.

蝙蝠表现不正常。不是逃避。这个蝙蝠发出不寻常的杂音,并且不能够飞翔。这种奇怪的行为,可以被严重怀疑得了狂犬病。

  • If the bat had been submitted for rabies testing, a positive test would have led to life-saving anti-rabies treatment.

如果蝙蝠能够进行狂犬病测试,阳性的结果,将可以启动救命的暴露后治疗。

Remember, in situations in which a bat is physically present and you cannot reasonably rule out having been bitten, safely capture the bat for rabies testing and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mmediately.

请记住,如果发现蝙蝠,你又不能够清醒的知道有没有被咬伤,请捉到蝙蝠,进行测试。并立即启动暴露后治疗 (实验室阴性可停止治疗,编者注)

狂犬病是100%致死的疾病,要不要进行暴露后治疗,也是事关人命的大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都有它科学的见解。从对待狂犬病的严谨态度上,也折射出美国CDC的科学态度和以人为本的关怀,令人信服和敬佩。

TOP

如果在一个密闭的洞穴中,理论上存在吸入大量含有狂犬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狂犬病的可能,但是如果是一个有人居住的、通风良好的房间,如果没有被蝙蝠咬伤,是否也需要进行暴露后免疫?值得商榷。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在房间里发现蝙蝠就一定要进行暴露后治疗?难道没有被咬也要暴露后治疗?

TOP

正确认识狂犬病(祖述宪答恐友系列最新版)

系列八

对“‘上海市疾控中心’有关同志答读者”的说明

祖述宪

我把“上海市疾控中心”同志的留言作为答读者,目的是他提醒许多网友没有仔细看我的博客。我觉得,这是那些恐惧而敏感的网友的心理的一个特点,他/她们喜欢不厌其烦的叙述,认为自己的经历是独特的;另外就是现在是“读图时代”,大众的阅读能力下降。所以,我也一再请大家仔细阅读。

但是,我对他所举的2个例子及其“小概率风险”的解释,不完全同意,特加以说明。

① 今天被家养的小猫抓了一下,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

② 10年前被狗咬过,但当时没有处理,现在还会不会得狂犬病,要不要补接种?

像这二个例子,我回答得很多了。用一句老套话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背景,是否可能是狂犬病动物?狂犬病是致命性感染,上述两个例子如果有“小概率风险”,也是应当和可以避免的。去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性疫区去旅游,得了狂犬病,那才算是“小概率风险”,这也是可以预防的。

拿①来说,假设是上海公寓楼里的“家养的小猫抓了一下”,它一直很健康,是你逗惹它引起的,没有皮肤破损,就无需理它。如果有伤口,那就要清洗消毒伤口(建议宠物养主家备一瓶70%酒精和2.5%的碘酒)。同时观察小猫的健康状况。不必紧张,匆忙去接种疫苗。假设情况相反,家在农村,当时有狂犬病,或以往发生过狂犬病,而且是猫主动抓人致伤,它的样子与平时不同,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有条件的要请兽医诊断。自己应当去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咨询,或者立即接种疫苗。如果猫隔离观察10天没有发病死亡,就无需注射疫苗。如果将猫立即处死(除非是兽医的建议),未经观察,基层又不能进行动物的病原检验,即使猫不是狂犬病,你也可能一辈子不放心。

第②个问题有代表性,即很多网友过去曾被狗猫咬过或抓过,因某种原因现在想起或重视起来了。回答这个问题也是要看背景,重要的是那个动物咬人后发病死了吗?如果后来至少观察它10天是健康的,那你根本无需担心了,也不会冒“小概率风险”。如果那狗后来证明是疯狗,10年后是否会发病?那可能就是“小概率事件”了,这时可以接种疫苗。至于时间再长,就很难说了,硬要划个多少年的界限也是武断的。如果是二三十年前的事,那你已经幸免,就不必接种了。

我想,疾控中心的个别人即使有不同的看法,对咨询或就诊者的回答,恐怕也要留有余地,因为要考虑到流行的说法和《规范》。建国后受学习前苏联和体制的影响,我国公共卫生主要依靠行政权力的推行,这当然有有力的一面,但粗放的方式很少考虑效率,公共卫生教育总体上是失败的,如今尽管国际交流已经很频繁,仍然积重难返,在2003年那场萨斯病(“非典”)防治工作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全民动员轰轰烈烈地大搞群众运动防治萨斯病时,我发表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研究进展》一文的讨论中指出,WHO专家在越南是针对传播要害,采取完全不同的做法。他建议越南政府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有重点地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检疫,并寻求国际援助,尽管这可能会影响这个国家一时的经济和形象。结果没有兴师动众,成为第一个控制萨斯病流行的国家,悄悄地迅速避免了一场灾难。(《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2003年创刊号)

我告诉大家一点常识:任何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的发生都是需要条件的,有些感染的条件甚至很苛刻。一种传染病发生,首先是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传染的来源,对于狂犬病来说,在中国主要就是疯狗,通过咬伤传播狂犬病毒,而不是一般的健康狗;如果是猫,也与疯狗有关。非咬伤引起的极少,病毒不可能在像衣服或用具等环境下生存,不能间接传播。从健康狗变成疯狗一定要被疯狗咬过,所以城市家养的狗,不在外散放,几乎不可能发生狂犬病,除非被从外地带进来的疯狗咬了。(但不能因此不接种狂犬疫苗!)这是容易发现的。请你不要无端地怀疑你的狗是否是“健康带毒”?上一篇我讲了狂犬病狗只有在潜伏期末、神经症状出现前短短几天里唾液才排出病毒以后,于是有些人又想,他那狗是不是在潜伏期里还没有表现呢?这真是“神经过敏”了。我再次重复,狗不会健康带毒。

其实,狂犬病并不容易传播,因为有病的动物从唾液排毒到发病短短几天就会麻痹死亡。所以,狂犬病通常是零星发生的,如一个乡村只发现一条疯狗,可能只咬了一二个人,就被打死了;咬了多个人、畜才被发现的较少,同时咬很多人或有多个疯狗的少见。郊区和乡村在外的流浪狗虽然难说,但也要看当地的背景,是否是地方性疫区?例如,在广西和山西的情况就有不同的考虑了。

美国的狂犬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中自然传播,居民多数住在郊区,有些地方经常有野外的浣熊、臭鼬进入院子或者家里,一般相安无事,人们也不去伤害它们。但如果它们感染了狂犬病就可能攻击伤家畜或人,引起狂犬病。尽管每年的系统调查发现数以千计的野生动物感染狂犬病毒,但由于家畜进行免疫接种,狗狂犬病(特殊型别的狂犬病毒)已经消灭,每年发生的人狂犬病例也屈指可数,而且主要是蝙蝠传播的。现在他们用疫苗食饵对野生动物进行免疫。所以,我国的狂犬病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狗进行集体疫苗接种,特别是农村的狗。同时要教育和和管理动物养主的饲养方式,采取措施推行和鼓励给动物绝育,减少流浪狗。阉割的狗更为温驯,可以减少因护仔和求偶时咬人。定期打狗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遭到国内外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而且狗的数量迅速反弹,所以只是下策,不解决问题,实际上这种做法近年越来越少。

我国野生动物的狂犬病状况虽然了解不多,但根据目前的发病状况来看,并不重要,所以我们有比美国有利的条件,就是主要是狗的狂犬病毒。至于我们的蝙蝠能不能传播狂犬病尚不知道。但从亚洲其它国家的调查情况看,还没有证明,至少中国目前没有。

(关于中国是否也有传播狂犬病的蝙蝠种类,GreensunLight持疑问态度。因为Zhen Fu 医生在法国狂犬病大会上,说在中国的某些种类的蝙蝠身上,发现了狂犬病抗体(Detection of RV antibodies in bats in China).如果实验成立,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总有狗咬人,人死狗不死及特长潜伏期的传闻,因为蝙蝠也可能是导致患者重复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房间里发现蝙蝠,人要无条件的进行暴露后治疗。但在中国的农村,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TOP

正确认识狂犬病(祖述宪答恐友系列最新版)

系列七

17.关于咬人的可疑动物10天隔离观察期的问题

问:①狗猫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2-8周,为什么猫狗咬人只隔离观察10天呢?

②10天观察期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既然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为什么不在中国实行? 祖答:这二个问题是有联系的,但不是一回事。首先感染狂犬病毒的狗猫在潜伏期中到了发病(出现神经症状)前几天才有传染性,隔离咬人的狗是假设它发病了。因此不是整个的潜伏期隔离,它不咬人时你有什么隔离的理由呢?而潜伏期的绝大多数日子里也是没有传染性的,只有出现神经症状前几天才开始。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文件和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卫生法规要求,对咬人的可疑的狗或猫需要隔离观察10天,在此期间如果动物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预防。

其理由是:动物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前唾液开始排毒,至死亡只有短短数日。自然感染狂犬病的狗、猫在潜伏期内唾液中没有病毒,狗通常在神经症状出现前1-5天唾液才有病毒;出现症状后迅速死亡的狗,它的脑和唾液的病毒浓度,比活得较长一些的狗反而低些。实验感染的猫一般在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3天唾液排毒。这段话是根据2006年美国出版的《狗猫感染性疾病》第3版狂犬病一章的内容,是由此书主编格林教授和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狂犬病计划主任鲁普雷希特博士共同编写的。 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系列第931号2004年《WHO专家狂犬病咨询会》第1次报告中,要求对可疑的咬人的狗猫观察10天。有专家说“10天观察期仅适合非疫区的” ,因而不适合中国。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个时间是根据实际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狂犬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WHO关于狂犬病的政策主要也是针对这些国家的。泰国的狂犬病和流浪狗的问题远比我国严重,一位泰国专门研究狂犬病的兽医博士说:二三十年前这里也有健康狗带毒、健康狗传染和人发生狂犬病狗没有死的说法,后来检验技术进步了,观察方法严格了,这些说法就没有了。他做研究已经20多年,亲自对数以千计可疑的咬人狗猫进行隔离观察,狗什么时候发病死亡都有统计,死后进行病毒学检验。他说他没有发现过人发病而狗不在10天以内死亡的。

可是,在无狂犬病的英国,2000年卫生部的《狂犬病备忘录》规定,观察隔离期为15天。为此我发信给英国的3位狂犬病专家,请问其中的理由。只有牛津大学专家玛丽·瓦列尔回答说,她没有参加文件的起草,所以说不出理由,不过她同意WHO推荐的10天。一位是世界知名的老一辈专家亚瑟·金博士,邮件被退回,网上一查发现他于最近不幸去世了;还有一位是狂犬病研究专家没有回答,估计讲不出“硬道理”。其实,我的这个做法是多余的,只是为了给狂犬病恐惧者解忧,他们常常要求回答是铁板上钉钉,才放心的。英国是无狂犬病的国家,需要暴露后免疫者极少,多观察几日又何妨?我还请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项目主任问问英国卫生部,他因在国外出差,要等回去再问。不过估计也不会有说法。

昨天我在网上偶然见到,去年“10月23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张永振研究员在东方科技论坛‘动物源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中,指出:‘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被狗咬伤后,10天内如果狗没有发狂犬病,人可以基本排除自己得狂犬病的可能。’”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3/content_5239088.htm)张永振研究员是我国的狂犬病专家,2007年,他和另三位中外狂犬病专家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第3期第165—168页上发表文章说:“笔者最近在湖南与贵州两地分别对可疑健康犬进行现场长达6个月以上的观测,实验室检测唾液及脑组织中是否存在狂犬病毒抗原与病毒RNA。研究发现这些犬既没有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其脑与唾液中也无狂犬病毒。这表明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网友看了这些话,不应当有什么怀疑了。所以,你在城里被自家或邻居的狗抓了、咬了,那狗一直健康,你就不用担心了。

顺带说一个与健康狗带毒相关联,国外杂志也有过报告的问题,就是狗患狂犬病可以康复。看看2006年版的《狗猫感染性疾病》上,现在怎么说:“狂犬病的康复已有的是极其罕见的……康复在狂犬病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应当视为微不足道的,在公共卫生上不予考虑。”打开医学书刊,就可以发现,随着医学研究方法的进步,昔日粗糙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被澄清,是常有的事。而且有些报告是些一条件较差的地方做出来的。

18. 狂犬病潜伏期被夸大的另一原因

中国疾控中心张永振博士去年在上面所说的那个学术研讨会上还说:“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狂犬疫苗消费的最大市场,国内外数十家疫苗公司抢夺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一些疫苗公司故意夸大狂犬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 我才知道潜伏期被夸大,不仅是知识问题,还有利益的原因。

一篇报道说:“XX市XX区防疫站X科长告诉记者,宠物犬虽然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切不可逗、惹宠物。如果不幸被咬伤出血,一定要彻底清洗伤口,并迅速到防疫站打狂犬疫苗,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很长,从几个月、几年、十几年甚至几

十年……”

《健康报》上一出诊专家也说:“国内近些年有许多地区展了健康犬的带毒调查工作,家犬带毒率一般约10%~30%;即使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犬也有4%的犬带有病毒。”而“狂犬病的潜伏期………甚至几十年之久。”

祖评:这些主管狂犬病的防疫医生说,健康的狗如此可怕,连家养的宠物也“切不可逗惹”,潜伏期又这么长,大众怎么不恐慌呢?你想想,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吗?城里没有什么狂犬病啊!不过养宠物猫狗还是应当遵守管理规定,一定要注射疫苗。

19. 老鼠等啮齿动物传染狂犬病吗?

问:①我被老鼠咬伤以后,即时做了消毒处理,然后在24小时内打了疫苗,但在打第三针的时候比规定的时间晚了24小时,这样会有问题吗?

②2005年《北京青年报》:近日从北京XX医院获悉,该院发现今年本市首例狂犬病。据了解,该患者是一年前被健康狗咬伤的。传染病专家提醒大家:患狂犬病不一定是狂犬咬伤,可以是“健康”犬,带病毒的猫、鼠等动物,一旦有动物咬伤一定要进行伤口清理、注射狂犬疫苗。

祖评:虽然包括老鼠在内的哺乳动物对狂犬病毒都易感,各国的老鼠调查结果不一,一般即使有也很低,确实证明由老鼠等啮齿动物咬伤引起人的狂犬病例极少。美国CDC说,野生的老鼠和其它小型啮齿动物在美国从来没有引起过人的狂犬病例。有人解释是如果老鼠被其它狂犬病动物咬伤就难以活下来,也就无法传播病毒了。老鼠本来怕人,如果它出现异常表现,没有激惹它无故咬人,那还是要进行暴露后预防为好。另外,鼠咬伤可引起其它感染,所以在被咬伤后应当就医治疗。①的情况是可以放心的,不会得狂犬病。

②传染病专家在这里所提醒大家的这些事都不准确。他把鼠特别提出来没有意义。突出健康狗带毒是错误的。这里说的北京“首例狂犬病”,记者报道没有说清楚是在外地感染的输入性病例,还是在北京市发生的感染?这二种情况完全不同,对于怎样采取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大众恐慌。

20. 宠物狗舔了伤口会得病吗?

①问:3个月前我脚背处有一块“花生”那么大的伤口被狗舔了,伤口还没结痂。没打针,狗现在很健康。我现在发病率多大呀?我该咋办?很急呀!

原答:低于1%。

②问:如果伤口被舔,过了3个月后,还有没有发病的可能,可能性为多大?

原答:1%。

③ 问:6月我的脚腕上被蚊子叮了,抓破了,结果被邻居两个月大的小狗舔到了。当时没注意,8月23日才开始打针,9月17日打完。现在我好怕,咽部紧,怕大声,每天不停的测体温。害怕,对生活没兴趣。舔我的狗现在仍然存活。我会发病吗? 求祖教授

回复。

④问:我喂孩子吃饭时有人叫,我把碗放地上出去了,回来时看见狗在吃碗里的饭,赶走它后又把剩下的饭喂孩子了,孩子吃饭四天前自己玩时把嘴里上面捅破流血了,当时没在意,吃饭到现在可能有一个月了,现在听别人说怕,请问用不用打针,会不会感染狂犬病毒?请帮帮我谢谢!!!!!!

原答:现在打效果不好,只能说晚打比不打强。

祖评:①②的原答没有根据。被动物舔和咬伤的意义完全不同,一般说,舔是动物与你亲近的表示;我们担心动物咬人,是怕它是患狂犬病攻击人的表现。所以,我一直说,在这类情况下首先要看被什么样的狗或猫舔了或咬了?只有被患狂犬病的狗舔了,或咬了,我们才考虑发生暴露的可能性。例①完全没有可能。如果那狗有病,早就死了,不会3个月仍然健康。这就是对可疑犬需要观察10天的意义。

②没有说背景,如果是被健康狗舔的(一般这种可能性最大),则与例①相同。

③你不可能发生狂犬病,无需自扰,但我理解你难以自制。你的“好怕,咽部紧,怕大声,每天不停的测体温”,正说明你是疑病。如果你看了我的回答还是“想不开”,而且影响健康的话,建议你去正规医院精神科看病。

④这例类似于狗舔。首先要问你的狗怎么了?如果你的狗没有发生狂犬病,你为什么要恐慌呢?这种方式传播我还没有见过记录。你的恐慌可能是受报刊上各种稀奇的例子引起的,这些例子大都是牵强附会或者道听途说,甚至编造的。我曾对几个报上刊登的奇怪例子进行电话了解,发现有一些失实。④的原答不得要领,不正确。如果你的狗真得了狂犬病,你赶它时它就会咬你一口了。不需要接种疫苗。

原文出处祖述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0699f01000b9s.html

Greensunlight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