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8月23日电(鲁钇山)“一失足成千古恨。当初第一次收钱时也曾犹豫过,但心中的贪念逐渐占了上风,不知不觉堕入了深渊,不能自拔。”被捕后,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原所长罗耀星如是在忏悔书中反省。
罗耀星案是怎样进入反贪局
视野的?又是怎样一步步侦破的?且看检察机关的“亮剑”实录——
匿名信举报巨额贿赂案
罗耀星的案发说来有些偶然。
2006年4月初,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称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某些人可能存在采购疫苗过程中收受巨额贿赂
问题。这封匿名信引起了海珠区检察院反贪局领导的重视,并指派办案人员在网上了解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的运作情况,发现里面存在行业
垄断的极大漏洞。
反贪局领导认为,这是条极有价值的线索。经过认真的排查,该所所长罗耀星进入了办案人员的视线之内。
2006年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日,罗耀星早早地待在办公室。第一个进来的不是他的同事,而是一群穿着制服的陌生人:“我们是海珠区检察院的,有事找你调查一下。”
罗耀星心里“噔”地一声,慌慌张张地应允了一声,随即又怯怯地问了一句:“我想见见我的爱人,她跟我是同一个单位的,家里有些事
我想交代一下,可以吗?”“不行!”办案人员斩钉截铁地拒绝了罗耀星的请求,并立即将罗耀星带上了呼啸的警车。
一块金表扯出“好多嘢”
在审讯室内,罗耀星对审讯人员的讯问一问三不答,全身神经紧紧地绷着。
为了打破僵局,办案人员决定转移审讯角度。看到罗耀星手上戴着一块金光闪闪的手表,问道:“这块手表很精致,价格不菲吧?”
罗耀星条件反射地回答:“没有没有,不贵不贵。这是我上北京时别人送的,送表人是我的生意合伙人,我开始不敢收,后来他跟我说,
这块表是组装的,不值什么钱。”接着,罗耀星沉默不语,沉思了一会儿后又补上一句:“我也不知道这表是真是假,戴着玩玩。”
办案人员看出罗耀星的心理防线已经开始渐渐崩溃,又问道:“你跟人合伙的是什么生意?”“2003年9月,我以我弟弟的名义,入股了北 京天坛公司16万元,我没有参与该公司的经营运作,但分了五六万元的红利。”
又是一阵安静。
办案人员知道这只是罗耀星说的冰山一角。办案人员注意到罗耀星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有一叠收据和回单,问他是怎么回事。经过一轮的
角力斗争,从一开始的几万元的受贿事实,到后来的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罗耀星竹筒倒豆子般全部供认出来。其中,收受了上海某生物
制品研究所驻广州办事处阮某510万元。
机场里布下“封锁线”
为了牢固证据,海珠区检察院反贪局领导立刻指示传讯阮某。
2006年4月26日上午,办案人员赶往行贿人阮某的所在地——位于广州麓湖的上海某生物制品研究所驻广州办事处。当办案人员赶到现场
时,阮某不在,他的同事说,他正坐着飞机从上海赶回来。办案人员决定前去机场等候,但苦于没有阮某照片。该办事处也没有。办案人员想
到办事处的法人是阮某,经与工商局协调,取出了阮某的照片。
几名办案人员到达白云机场,一打听,飞机因台风误点了。
苦等几个小时后,飞机终于在当晚11时降落。办案人员望着从机场出来的旅客,一个个地对照片。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其实,这时阮某已经越过了第一个侦查人员的视线,但第二个侦查人员看着迎面来的人感到面熟,叫了一声:“阮某。”那人回头望了望
侦查人员,问了一句:“谁啊?”就是他!
后经阮某证实,为了能让疫苗进入广东省市场,他无法拒绝手握重权的罗耀星向其提出收取“推广费”的要求,前后向罗耀星送出510万元 “回扣”。
妹夫表弟帮助转移赃款
突破所有行贿人的口供后,办案人员兵分两路对罗耀星住所及他的父母住所进行搜查。
罗耀星住所的情况很快反馈回来,在他家里只找到100多万元现金。
另一路办案人员在罗耀星父母家里搜出3个保险柜,但里面空无一物。办案人员意识到赃款可能已经被转移,向小区的保卫科要来了电梯监控录像的资料。
在录像里,两名可疑的中年男子从罗耀星父母家进出多次,手中都提着一个编织袋,袋里鼓鼓囊囊。经证实,两名男子均为罗耀星亲戚,
一个是罗的妹夫,一个是其表弟。
办案人员敏锐地意识到:编织袋里装的必定是赃款。
办案人员立即就赃款下落追问罗耀星,罗耀星如实地供述出藏匿赃款的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某花园A幢808房。
租房安置1100万元现金
罗耀星每次收受贿赂,都要求对方给现金。最初,他把收到的钱放在家里。后来,钱越来越多,家里没地方放了,就买了三个保险柜,放
到父母家中,把所得的赃款悉数放入保险柜。
罗耀星知道自己的钱是非法所得,不敢存入银行,令其弟和妹夫将钱从父母家中搬到他专门租来的房子安置。这些钱用黑色的塑料袋一扎
一扎地捆着,放在房子的床底下。侦查人员搜查其所租的房子,发现房子根本无人居住,里面只是放着一张床,别的家具一件也没有,床底下
放着1100多万元赃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耀星对家人非常“抠”。工作16年,他只给过父母5000元生活费。
私欲膨胀的罗耀星,金钱对其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购买物品的作用,只剩下对其占有之后的满足感,舍不得花,表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吝啬
,像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葛朗台一般。
在把钱转移到出租房时,罗耀星一星期要去好几次,每次去到后,都在那里呆呆地望着那些用黑胶袋装好的1000多万元现金。这种习惯,
一直维持到案发前不久。
大权在握厂家商家公关
1967年出生的罗耀星,是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人。自小家庭贫困,在他小小的年纪里,内心就种下了“钱的重要性”这个观念。大学毕业后
,他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从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到主管疫苗供应的规划所所长,业务上逐渐成为本行业的领军
人物。
2000年,广东省卫生厅明确表示,为了对进入广东各市、县医疗机构的疫苗严格把关,进入广东省的疫苗由广东省疾控中心统一进行采购
,采购疫苗的数量、价格、生产厂家由广东省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该管理委员会共有13人,罗耀星是其中的一名,工作
职权包括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供应、应用效果的监测和评价。这实际上意味着,罗耀星对广东全省疫苗的采购、推广和质量评价是“一锤定
音”。
这使罗耀星成为疫苗供应厂家、商家的重点“公关”对象,是个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五年收受贿赂1100万元
罗耀星没有让这个权力“旁落”。5年里,他伙同同伙收受上海、长春、北京、兰州等地的4家疫苗经销商的贿赂69次,金额1118.5万元,其中罗耀星分得707万元,单独收受的贿赂款共计411.5万元。
一次次的奉送,一次次的笑纳,罗耀星也牢记着“给钱办事,天经地义”的准则,4家疫苗经销商的疫苗全部进入了“广东省”的采购名单 内。
此案仅仅是广东省疾控中心系列贿赂案中的一件。该系列案件的总涉案金额高达2200多万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