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PCO专题]你问我答——PCO常见问题专家析疑

问:蛞蝓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答:防治蛞蝓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根据其生活习性,进行综合治理。

(一)物理防治

1、种植前彻底清除地边田间及周边杂草、石块和杂物等可供蜗牛栖息的场所。排干积水,耕翻晒地,降低土壤湿度,防止过度潮湿,恶化蛞蝓的栖息场所,制造不利于蛞蝓发生的栽培条件;种植后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清除野蛞蝓的孽生场所。采用地膜栽培,有利蔬菜生产,可明显减轻蛞蝓的为害。

2、利用其在浇水后、雨后、清晨、晚间、阴天爬出取食活动的习性,人工用铁丝串捉。

3、除草松土,使部分卵块暴露于日光下晒裂或被天敌啄食。

4、在沟边,苗床或作物间于傍晚撒石灰带或在为害区地面撒草木灰,每亩用生石灰7-7.5公斤。阻止蛞蝓到墒面为害叶片,这样蛞蝓爬过后粘有石灰或草木灰就会失水而死亡;

5、蛞蝓在北方为侵入性害虫,往往通过施用南方生产的椰子渣等饼肥或通过施用鸡粪(使用鸡饲料时,鱼粉中带有的蛞蝓虫体或虫卵,常掉落于鸡粪中)而传播,所以有机肥应彻底腐熟后才能施用,最好进行高温堆肥。 6、诱杀:堆草诱杀,人工捕捉。收割绿肥后,可每隔133~167cm,放置绿肥一小堆,每日清晨翻开绿肥堆,即可捉到大量蛞蝓,也可于傍晚撒菜叶作诱饵,翌晨揭开菜叶捕杀。

(二)化学药剂防治

1、撒毒土

种子发芽时或苗期,在雨后或傍晚每亩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一0.6kg,拌细砂5—10kg,均匀撒施。撒施在蛞蝓出没的地面,效果比较好,但一定要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种类农药。也可用白菜叶等拌上述农药进行诱杀。

2、喷洒防治

(1)若蛞蝓为害面积不大,可用200倍盐水喷于叶面或根系附近防治;为害严重的地块可用灭蛭灵800~1000倍液喷雾。 (2)夜晚喷施70~100倍的氨水,可杀灭野蛞蝓,同时达到施肥的目的。 (3)在蛞蝓早晚活动时,浇洒茶饼液剂。用茶饼粉0.5kg加水5kg浸泡1夜,过滤再加水至50kg喷洒。

(4)喷施灭蛭灵倍液。灭蛭灵是由10%硫特普和30%敌敌畏混合制成,具有触杀、熏蒸、内吸等杀虫作用;或撒施6%密达(四聚乙醛)颗粒剂,每公顷用量为7~10kg混合干砂土150~225kg。

(5)施用蜗牛敌毒饵诱杀。蜗牛敌即四聚乙醛,对蛞蝓有强烈引诱作用。用蜗牛敌0.3kg、饴糖(或砂糖)0.1kg、砷酸钙0.3kg混合后,再拌磨碎的豆饼4kg即可,拌时应加入适量的水,使毒饵成颗粒状。傍晚时撒在草坪中,夜间野蛞蝓外出活动,食后即中毒死亡。

(6)其它:“苍菖合剂”是较理想的防治药物,防治效果达98%以上。其处方为苍术300克、菖蒲300克、枫球300克、椒叶150克、遍地香150克、木天蓼300克。上述药物可研末或用15公斤水煎汁。药粉或药汁可撒或喷于240平方米的地面上。地湿可用药粉;地干可喷药水。

(三)、生物防治

1、鸡鸭啄食,有条件的地方可放养鸡鸭等动物,可啄食成幼螺及螺卵,效果较好。但要注意作物的幼苗期和结实期,以防得不偿失。

2、保护和利用天敌 如步行虫、蛙、蜥蜴等。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问:鼻涕虫是害虫吗? 答:蛞蝓(kuoyu)(Limax)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蛞蝓科。又名蜒蚰,俗称鼻涕虫,又叫粘线虫、托胎虫、鼻泪虫、软蛭等。其种类很多,分布很广。广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和北非。我国有数十种,多分布于长江流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黄蛞蝓、野蛞蝓、网纹蛞蝓、高突足襞蛞蝓。

蛞蝓喜食植物,为农业的害虫,也是家畜、家禽和某些野生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蛞蝓食性很杂,喜食幼嫩多汁植物和地衣、菌类等,除草坪外,可危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菠菜、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类、棉、麻、烟草等多种作物及杂草。以齿舌刺刮叶片危害,受害植物叶片被刮食,并被排留的粪便污染,菌类易侵入,使叶片腐烂。大发生时,叶片被吃,仅剩叶脉,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枯死。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有时在室内厨房也有发现,常在食物上爬,留下银白色粘液的痕迹,令人厌恶。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5月份,雨水较多,田间湿度较大,蛞蝓将会加重为害。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问:蜗牛的防治药物是什么? 答:1、四聚乙醛:有6%密达颗粒剂、6%蜗怕颗粒剂、5%梅塔颗粒剂等,毒性:小鼠口服半致死量283mg/kg;小鼠经皮半致死量>5000mg/kg;不引起致畸致癌作用。每667㎡:350—500g,施法为地面撒施。 2、灭梭威:灭旱螺2%饵剂,用于防治旱地、温室的蜗牛,每667㎡:500-600g。 3、甲萘威+四聚乙醛 30%除蜗净(除蜗特)母粉,用于防治棉花田蜗牛,每667㎡:250-500克,施法为毒饵撒施;6%蜗克星颗粒剂,用于防治农田蜗牛,每667㎡ :567-750g,施法为地面撒施;6%除蜗灵毒饵,用于防治旱地蜗牛,每667:650-700g,施法为配成毒饵撒施。

4、速灭威+硫酸铜:80.3%克蜗净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旱地蜗牛,每667㎡:250-300 g,施法为喷雾,限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使用。 5、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对叶面喷雾。

6、生石灰:在沟边、地头和农作物行间撒施生石灰(5—7.5 kg/667㎡),可有效地抑制其孳生和为害。

7、1.5-2.5%四聚乙醛+5%砷酸钙混合饵剂:杀蜗牛效果好。

8、茶籽饼粉与敌百虫配成3%~6%的毒饵:每667㎡:2.5 kg。 9、其他 50%辛硫磷、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等1000~1500倍液,每隔5~7天喷洒1次,连续3~5次。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问:蜗牛主要危害是什么? 答:大部分的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适应性极广,生活于潮湿的灌木丛、草丛中、田埂上、乱石堆里、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中以及温室、菜窖、畜圈附近的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为害广、食量大、生活力强,具有坚硬的外壳保护,防治难度大。蜗牛取食的寄主作物种类有58科206种之多,有麻类、棉花、豆类、玉米、大麦、小麦、蔬菜、烟草、瓜类、花卉等,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害最重,蜗牛啃食农作物,主要取幼苗、叶片或其他幼嫩器官,形成较大的缺刻和孔洞,苗期发生重时可咬断嫩茎、食光叶片,造成缺苗断垄;作物生长中后期受害,结荚率下降,粒重轻,品质低劣,在种子出苗时便有可能被蜗牛咬断,使种子发芽不全,同时分泌黏液,留下有害的粘液,影响授粉,每年会给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非洲大蜗牛,又被称为国际“田园杀手”,是我国禁止入境的危险性植物检疫二类有害生物,原产地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作为人类的食物、宠物以及动物饲料等引入,已扩散至18个国家。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福建的,后被作为美味食物,被引入多个南方省份,现己扩散到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危害草本、木本、滕本植物100多种,咬断各种农作物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也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可传播肝吸虫、结核病、嗜酸性脑膜炎和人畜共患的广眼线虫。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问:物理灭螺的方法是什么? 答:1、垦种灭螺

垦种灭螺是结合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发展生产,改变环境消灭钉螺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湖沼地区的湖滩、河滩和江滩。

(1)矮围垦种:因筑高堤而影响蓄洪、泄洪,或因人力、经费等不足,暂不能筑高堤垦种的湖滩、洲滩,可在秋季退水后修筑高出滩面1.5m左右牢固的矮堤。矮围内的滩地尽可能深耕细耙,种植夏季早熟作物。矮堤工程需工不大,投资不多,既可获得一季收成,又可起到灭螺效果。每年秋季退水后,对矮堤进行维修加固。已垦地方必须年年耕种;不能垦种的地方,要人工改造或进行其他方法处理,以巩固灭螺成果。

(2)不围垦种:在地势较高不需围堤即可保证一季收成的湖滩、河滩、洲滩,可采用不围垦种的方法灭螺。在每年秋季退水后,成片地开滩地,种植一季夏季早熟作物或蔬菜如萝卜、甜菜等,以及黑本草(奶牛饲料)等。垦种要每年不断地反复进行,并对坑洼地进行平整和开沟沥水,做到水退滩干,雨停沟干,把耕、耙、种、管、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起到灭螺的效果。

(3)堵湖汊垦种:在汊口较小,汊内有较大耕种面积圈套的湖汊,可采用堵 湖汊垦种的方法灭螺。汊内平整土地,连年垦种旱作物,以改变钉螺孳生环境,达到既消灭钉螺又发展生产的目的。

(4)高围垦种:对生产价值大,投资相对地较少,修筑高围堤又不影响蓄洪的湖滩、洲滩,可采用高围垦种的方法灭螺。这种方法对灭螺和防止血吸虫病的效果都较好。垦种要切实做到成片的深耕细耙,尽可能不留边角。尽可能种旱作物。无论种植何种作物,都要以不合钉螺造成新的孳生环境为原则。垦种要连续数年,方可保证灭螺效果。

2、结合水利、水产养殖水淹灭螺

结合水利、水产养殖水淹灭螺,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的一种有效方法。

(1)堵湖汊蓄水养殖:在汊口较小,汊内地势低洼的湖汊,可采用堵湖汊蓄水养殖水淹的方法灭螺。秋季退水后在汊口筑堤建闸,控制水位,汊内蓄水结合水产养殖灭螺。水线以上的有螺地带,要结合改造环境、垦种或药物等方法灭螺。

(2)修建山塘、水库:在有螺的山凹或山间小盆地,可结合治山、治水修 建山塘、水库,使有螺的地带长期水淹,改变钉螺孳生环境,使钉螺不能生存繁殖而渐趋死亡。

(3)开挖鱼池:湖沼地区垸内易积水的低洼湖滩、近居民点的小块荒滩,可以开挖鱼池,结合养鱼水淹灭螺。筑池岸时,先将滩地表面20~30cm的有螺草土铲起,堆在拟筑池岸片的中央,然后在拟开鱼池内逐层挖深,把挖出的土层堆在拟筑池岸片的上面和两边,打紧压实。铲表面草土时要整块铲起,铲后清扫1~2遍;运土时防止钉螺漏掉;池岸两边要覆盖无螺土,厚1~2cm,岸顶盖无螺土1m以上,打紧压实,严禁把有螺草土置于池岸的外层,还要防止钉螺从池岸裂缝中爬出,影响灭螺效果。

3、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土埋灭螺

(1)开新填旧:这是一种灭螺较彻底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旧沟两岸的有螺草时土铲去10~15cm,推至沟底,清扫1~2遍,然后按水利规划开挖新的排灌沟渠,将掘出的无螺土填入旧沟中,厚度至少30cm,打紧夯实。新旧沟的距离不宜小于1m。

(2)移沟土埋:方法是将一岸的有螺泥土连同草皮铲下一层,堆在另一岸的下角,再将铲去泥草一岸的新土逐层铲下,加在堆有草皮及有螺土的上面,培成沟形。培上的无螺土至少30cm,并打紧夯实。

(3)挑土填埋:对水利上无用的坑、塘、废沟、洼地、小河等,采用挑土填埋改为田地的方法灭螺。这种方法既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又可扩大耕地面积。土埋时,底部水量较多,则预先将大部分水排去,然后将周围的有螺草土铲下15cm以上,堆放于底部,上面覆盖无螺土30cm以上,并打紧夯实。

(4)开沟平整:此法适用于堤套、防浪林、芦滩等环境的灭螺,将灭螺地区分成若干小区,从区外开沟取土填埋。对高低不平的堤套,可先排水、填平坑洼,然后从堤套中间开治沟。在防浪林采用此法时,还要同时清除树上、树根处的钉螺,以免形成新的有螺沟。开沟时分层取土,铺压时有螺土在下,无螺土在上,耙平、夯紧、压实。

(5)抽槽土埋:此法适用于小型河道和定型沟渠。方法是先排水,使水位降至常年水位以下,在河岸边及沟渠底部抽槽,其宽度与深度以能容纳河、沟两岸铲下的有螺草土为度,然后自下而上铲有螺草土15cm,使其落于槽中,清扫已铲去草土1~2遍,全部推入槽中,再盖上无螺土20cm以上,夯紧打实。

(6)吸淤填埋:方法是枯水季节将挖泥船停靠在水边,安装管道直通有螺地带,吸淤逐片填埋,厚度须覆盖有螺草土50cm以上。此法效果较好,可一举消灭钉螺。

(7)培田埂:方法是就近取无螺土,培于有螺的田埂边或田埂上,并夯实打紧,使田埂加厚加高,把钉螺埋入埂内,培无螺土的厚度要在30cm以上。

(8)水改旱灭螺:此法是消灭水田钉螺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其做法是将水田改种旱作物,毁掉所有的水田。水改旱3年后,如钉螺完全消灭,在无螺扩散的情况下,还可根据粮食产品结构,再部分地改种水稻,亦可进行水旱轮作。

4、复杂地形的灭螺方法

(1)山间谷地及洼地:方法是开沟引流,降低水位,清理环境,用药物喷洒或浸杀灭螺。如水量较多,积水面积较大,可筑圩、蓄水或建成水库,改变环境。

(2)石芽地、山脚崩积石;这些地方环境复杂,杂树、荆棘、野草丛生。处理方法是:砍除杂树、荆棘、野草,再剔净石头上或石缝内的青苔、浮泥,然后用药物喷洒或浸杀2~3次。

(3)石砌环境:包括石块垒成的田埂、田后壁、沟壁、石坝、石护坡、围墙、桥墩、码头等,石缝中长满青苔和杂草,适宜钉孳生。处理方法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折除或重砌成水泥嵌缝的石壁。对无法拆除或重砌的地方,剔除石缝内的杂草、青苔,用药物喷洒几遍,再用三合土或快干水泥嵌缝。

(4)树丛、竹蔸:在河沟边或山脚一带的杂树、竹子的根部常有钉螺孳生。处理方法是:吹伐老树、老竹子,并对留下来的竹、木也要砍除根部侧枝。在清理地面后,用药物喷洒或浸泡,再用沙土覆盖厚15cm。

(5)山涧溪流和大型排洪沟:山涧溪流和大型排洪沟由于雨季水流湍急,一般不适宜钉螺孳生。但是由于 溪沟弯曲,水流不畅,沿途卵石密布,杂草或灌木丛生,在一些地段有数量不等的钉螺孳生,但分布极不规则,处理方法是:疏通或拓宽河道或栽弯取直,增加流速。清除杂草、灌木或石块;对清理过的环境,用药物喷洒或浸泡。

(6)荒山坡、草坪: 在大山区常有大片的有螺荒山坡和草坪,其间多有杂树、乱石存在。处理方法是:先进行铲草皮坑埋或堆埋,然后开挖排水沟,使地面经常保持干燥,并用灭螺药物多次喷洒,以灭净残存钉螺。

(7)梯田:钉螺主要孳生在梯田的后壁上。处理方法是:结合当地习惯,如劈田梗除草、除虫、沤肥等,将铲入田内的有螺草土与灭螺药一起进行沿边浸杀。对铲过草皮的田壁再用灭螺药物喷漆洒2~3次。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