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PCO专题]蝇类概述

[PCO专题]蝇类概述

一、 蝇类的生物学及习性

双翅目环裂亚目(Cyclorrhapha)的昆虫通称作蝇类,包括几十个科 。与卫生有关的住区蝇类,隶属于厕蝇科、蝇科、丽蝇科和麻蝇科。根据它们的 生态习性,可分为真住区蝇类和半住区蝇类等,其中真住区蝇类是城镇中蝇类防 治的重点对象。

1.生活史

W2syvrCB.jpg

W2syvrCB.jpg

1.1 卵:乳白色,香蕉形,长约1mm,在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卵孵化时壳在此处裂开,幼虫钻出。家蝇卵的发育最低有效温度为8-10℃。卵需要高湿,相对湿度低于90%时则死亡率高。卵产出后至幼虫孵化所需时间为卵期,卵期的长短和温度有关,35℃时最短,仅需6-8小时;15℃至40℃之间能孵化;低于8℃及高于42℃时,则卵死亡。家蝇的卵壳对于各种化合物比幼虫的表皮具有更大的抵抗力。

1.2 幼虫:有3个龄期,1龄幼虫体长约1-3mm,无前气门,后气门仅一裂;蜕皮之后变为2龄,2龄幼虫体长约3-5mm,有前气门,后气门二裂;再蜕一次皮变为3龄,3龄幼虫长约5-13mm,有前气门,后气门3裂。幼虫的体色自1龄至3龄,逐渐由透明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幼虫自卵内孵出至化蛹所需时间为幼虫期。幼虫期为蝇类的生长时期,同一种成蝇个体的大小取决于幼虫期生长发育的好坏,营养不良的幼虫发育结果必然是小型的成虫。家蝇幼虫是多食性的,许多发酵的和腐败的有机物,都可作为它的食物。微生物是幼虫营养必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幼虫期所需时间的长短,视营养、温度、湿度而定,最低发育温度约为7-8℃,最高发育温度43℃;最适宜的发育温度为35℃,此时幼虫期仅需3-3.5天;适宜的发育温度依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别。幼虫也需要高湿,1龄 幼虫要求的相对湿度可达97%以上,随着龄期的增长而要求的相对湿度降低,但高 温加上高湿则可以加速幼虫的死亡,原因可能由于幼虫体内水分蒸发困难,不能 降低体温以致过热而死。3龄幼虫发育成熟后即停止进食,进入前蛹期,此时它喜欢在较低的温度(<15-20℃)和低湿的地方,对氨和鲜粪已经没有趋向反应,而常常离开孳生场所钻到附近疏松的泥土或其它基质中去化蛹,亦有钻入墙根水 泥地面缝隙中化蛹者。

1.3 蛹:蛹呈桶状,为围蛹,蛹壳为第3龄幼虫皮收缩而成,因此它差不多完全保存有3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但由于硬化皱缩的原因,有些特征也已不明显,而位于第一二腹节间的一对蛹气门则是蛹所特有的。蛹壳的颜色,按化蛹时间的长短由淡变深,最后成为栗褐色。此时,蛹壳内变态仍在继续进行,当变 态结束,成蝇的雏形已经形成时,便开始羽化。羽化时由成蝇头部的额囊交替着膨胀和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成蝇爬出,并用同样的方法打开一条通道穿过疏松的砂土和其它基质来到地表面。化蛹至羽化(即蛹期)所需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家蝇蛹期时间与幼虫期相仿,在35-40℃和相对湿度90%时,蛹期最短,需3-4天。蛹比幼虫能忍受较低的湿度,但相对湿度低于75%时,有的蛹要干死,低于40%则很少存活。致死温度与幼虫相同,约45℃;低于12℃时,则停止发育。在恒温(28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哪位朋友有彩图提供?????

TOP

[em02][em02][em05][em05]

要是有彩图就更好了

让非典来的更猛烈些吧

TOP

五、具体措施

(一)滞留喷洒

滞留喷洒比其他处理方法更易造成抗性产生,一般不推荐大量使用长效拟除虫菊酯作滞留喷洒。但是在蝇类经常停歇的地方如垃圾、厕所、畜舍等局部地方,可以重点使用。 喷药量要根据物表的吸水性、粗糙度而定,一般为150 ml/平方米,不易吸水的物表每平方米要减少50-100 ml,易吸水的要增加50-100 ml。处理周期视杀虫剂 持效期、剂量、当地蝇类抗性而定。适于滞留喷洒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一般有持续2个月以上的效期。 施药时不可污染水源、食物,不要喷到动物身上,不要让动物舔食。非卫生杀虫剂不能在室内使用。

(二)毒蝇绳

将具有持效的杀虫剂、食糖(或蜂蜜)以一定比例混匀,浸泡在绳索上晾干,悬挂在蝇类易停歇的地方,可有效杀灭蝇类。此种方法利用了蝇类的生活习性,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滞留喷洒方式。悬挂毒蝇绳的数量视现场条件而定。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在有些地方悬挂毒蝇绳有碍观瞻。

(三)毒饵

将胃毒作用强的杀虫剂与蝇类喜食的糖、鱼杂、发酵粉等诱饵混合制成毒饵,放在蝇类聚集较多的地方,例如家禽饲养场、奶牛场、食品加工厂周围,可有效杀灭成蝇。0.2%-0.5%敌百虫、0.1%敌敌畏、0.05%倍硫磷等均可选用。必须3-5天更换一次毒饵放置地点。要注意防止儿童误食,防止污染食物和饮水。 (四)空间喷洒 空间喷洒是迅速降低室外蝇密度最有效的方法。较小剂量气雾杀虫剂,可杀死接触雾滴的成蝇。但这种方式没有残效,而且幼虫和蛹都没有受到影响。

1.靶区域

室内直接处理住房、厨房、旅馆、商店、养禽场及动物舍。室外处理蝇类夜间栖息地、垃圾堆、娱乐场、市场、食品工业区、垃圾容器及垃圾车。

2.杀虫剂

室内喷洒推荐使用水剂或脱臭煤油剂型等危险性比较小的杀虫剂。在某些国家,室内空间喷洒不允许使用有机磷杀虫剂。由于抗性的发展,一些国家禁止使用光稳定性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用增效醚增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超低容量喷雾及热烟雾喷洒,在室外灭蝇非常有效。

3.施药程序

室内处理用手动喷雾器、手提式超低容量喷雾器或热烟雾机。室外处理用车载喷雾器,手提式器械可用于车辆进不去的地方。超低容量喷雾和烟雾机的施药量,由剂量、人或车行进的速度及幅宽决定,幅宽市区为20-30米,空旷的地带为10 0米。蝇类防治时,超低容量喷雾的施药量大约为0.5-2.0升/公顷, 热烟雾为 10-50升/公顷。在社区防治工作中,车载喷雾器在道路上以8-16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施药量为24-48升/公里。大清早是处理蝇类的最佳时间,此时蝇类聚集在它们的夜间栖息地,且温度较低。过了这段时间后蝇类已扩散,杀虫剂气雾可被温度上升高的气流带走。

4.处理周期

为了保证灭蝇效果,处理奶牛场、食品加工厂及其他卫生条件要求很高的场所,可能要每天1次。小镇、村庄应每天进行室外空间处理,持续 1-2周,因为那里的孳生地有蝇羽化。一旦蝇类生活周期被打乱,处理次数可为一星期1-2次,这取决于处理区以外的蝇类迁入的数量。为确定空间喷洒的准确时间,可以用悬挂的粘蝇纸在厨房或蝇夜间栖息地监测蝇密度。不过分频繁的喷雾及不用过大浓度杀虫剂处理十分重要,因为过度使用杀虫剂将在环境中增加杀虫剂亚致死残留量,容易引发抗性。

5.注意事顶

室内处理时必须保护水和食物,要避免对人群和动物直接喷洒。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四、防治要点

1.大搞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密闭储存垃圾粪便垃圾、粪便是蝇类的主要孳生物。要对每一处孳生地进行调查登记,并提出改造方案。尽可能使垃圾、粪便的保存密闭化,从而减少蝇类孳生繁殖。

2.杀灭蝇蛆

用杀幼虫的方法防治蝇类有缺点,由于孳生蝇类的介质常常是变动的,因而不论使用生物还是化学杀幼虫药剂,都需要定期施药。幼虫接触低剂量的杀虫剂,还会诱导抗性产生,杀幼虫药剂还可能伤害幼虫的自然捕食者。在使用药物灭蛆时,药液量至少每平方米500ml以上,使药物充分渗入孳生物表层10-15cm;药液量不足,则药物不能渗入里层杀灭深部的蝇蛆。

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敌百虫,倍硫磷、杀螟松、马拉硫磷等,均可用于灭蛆。

3.采用多种方法杀灭成蝇

杀灭成蝇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非药物的捕蝇笼诱捕十分有效,每周更换新鲜诱饵。还有粘蝇纸粘捕。药物灭蝇可选用毒饵法、滞留喷洒方法以及空间处理方法。利用蝇类喜欢停歇在绳索上的生物习性,可将杀虫剂浸泡、涂刷在绳索上制成毒蝇绳灭蝇。此方法比一般表面滞留喷洒的灭蝇效率更高。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