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不想再做疾控人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6-7-11 16:49:12的发言:

忘了说了,疫苗运输费一个县4W,这里面肯定就包括了养车费。

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话,CDC等、拿、靠、要的思想太严重了。

部分同意你的观点,比如:所以说问题的根源还是政府。

CDC是谁的CDC,是CDC每一个工作人员的CDC还是政府的CDC?如果说是政府的CDC,是政府的事业,那就应该由政府来发展、状大,政府就应该拿钱来满足疾控事业的需要。为什么行政部门就要纳税人养起来?假如你所在单位工资不能全额发放,工作经费财政不管,医保、养老、住房公积金要靠自己挣,而你所做的工作只要付出,没有收入,当然工作所需物资由政府免费提供,保管费你自理,再给你配辆车,上牌、燃油、养路费及车辆保养费自行解决,你高兴吗?

假如一个地区(可以是省、市、县)没有卫生局还有CDC,会是什么局面?反过来只有卫生局没有CDC又是一个什么局面?请大家设想一下。

TOP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6-7-14 15:04:31的发言:

CDC是政府管的CDC,不是政府的CDC!你的说法太过理想化。

在目前的状态下,国家财政拿钱为CDC修房、配车。

看起来CDC人是不满意的,总觉得什么都应该一步到位!

修房、配车,应该来说都是大项目,在防疫站底子本来就很薄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就一步到位了,更何况,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你见没见过什么东西都是一步到位的?

还有,你最后一段话,我实在不明白你的意思,卫生部既然成立了CDC这个单位,并且逐步加大了投入,就说明了卫生行政部门对CDC的重视,认识到了CDC存在的重要性,你说这些气话,有何意义?

按十年的意见CDC是CDC员工自已的CDC,不是政府的CDC!你的说法太过理想化。CDC的工作经费就该CDC的职员自已掏腰包!这就是政府卫生官员对CDC的定位!

我80年到卫生防疫站工作时,全站26人,所有工作都不收费,全站经费4万余元(包括给赤脚医生的预防接种补助费,每针次5分钱),都是政府全额拨付,每年到年底还有近万的资金花不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单位人员的不断增加,工资标准的上涨,财政拨款每况俞下,当时的防疫站只能创入保开支,至九十年代,要停止给防疫站拨款的呼声,不断的从卫生局传出,到二十世纪末,防疫站人员增加到近100人,每年财政拨款仅20万--30万元,2004年单位分家,疾控中心留下70余人,单位性质还是周总理批准成立卫生防疫站时的性质:全额事业单位。但财政拨款已降到每年10万--20万,2004年由中央财政拨款120万元建实验楼,由县政府规划在离现办公室3公里处购地新建,结果实验楼于2005年建成,但花掉资金350多万(包括购地款60余万,法律规定应该由政府无偿划拨用地),除国债项目款120万元,单位自筹80余万外,其余资金均为建筑公司垫付;现为空楼一座,水电都没通,每年要花近3万元请人看守。这就是现在人民政府对人民疾病控制事业重视程度的高度体现。

人民的政府都不愿意为人民的疾控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我想资本家更不不愿意为疾控投资,要疾控人自已从家人的积蓄中,拿出可怜的生活费来为全国人民预防、控制疾病,可行吗?如此发展下去,不要多久,人们就可以不断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县CDC由于资不抵债,于某年某月某日破产,原有职工自谋出路!”到这时,各类新、老传染病在全国各地暴发并迅速传播,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媒体宣布:我国疾控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

TOP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6-7-15 13:04:31的发言:

tianxn,欢迎你的继续参与。

或许我没表达太清楚,或许你对我不太了解。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这是毫不含糊的。我也清楚的很。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是否能象发达国家一样,把CDC所以费用就能包下来呢?

你说的CDC的建设,中央财政的120W算不上政府的支持,不能体现政府的重视?

如果你对卫生经费的分配有一定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财政安排的公共卫生经费在整个卫生经费大盘子里面是最大的一块蛋糕,这不能说政府的重视?

还有,房子是修起来了,但还差很多设备,这方面,卫生部也正在做调研,不用太久会发放设备的,四川省厅疾控处的处长建议市、区县CDC最好不要自己掏钱去买设备,卫生部会考虑的。

最后一点,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希望CDC人能自强、自立,只靠上面的政策来扶持,这样CDC能发展的好吗?改革都是一个过程,政府的支持也有一个过程,空坐着等是CDC发展的一个方向吗?

只要CDC积极争取,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是会给CDC许多赢利的政策的。CDC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只有投入不会产出,当然我们的本意不是要CDC以创造经济效益为重点,我们的本意是在政府支持不能完全到位(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CDC和卫生局合作好了,是能赢利的。

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前,包括文革期间(有人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我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国家财政都能全额包起来的卫生防疫经费(包括我们今天说的二类疫苗狂犬病疫苗),到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国家GDP总量相当富有的今天,这些经费反而没有了;但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的办公楼却越来越豪华,办公条件越来越好,甚至有些乡镇的办公楼都比美国的州政府办公楼好,官员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们的县委书记抽的烟,最差的也是软中华,每天最少2包,住的都是高级宾馆,整天吃香的喝辣的,最后由财政全部报销。科局长们也不差,只是平时住在自己家里,抽的烟档次低点,以每包30元左右为主,时不时的也会来包100元以上的烟,其他的也不比书记差。这些就是改革带来的成果!有谁听说过国外的政府及其官员有这么花纳税人的钱的吗?

说到政府的支持,中央财政确实给了120万元,但时如果没有2003年的非典,有没有这120万就不好说了,现在看没有这120万还好些,单位就不会欠下一屁股债了,职工收入相对要好点,至少住房公积金、每年的第13个月的工资就有脚落了,比建那么一座空荡荡的破楼实惠。可话说回来,这破楼是政府的政绩工程,不建还不行!楼建好了,但空着,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益,120万如此打了水漂,连带我们职工每人每年损失至少2000元。

国家的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的条例及有关的财政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保证疾病预防控制经费的落实,要纳入财政预算,怎么预算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公式,最基本的财政保障,应该不会因为不主动争取而减少甚至没有,只是说主动去争取,可能会有更多的经费而已,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财政保障,都需要去找政府,需要去贿赂有关人员的话,那就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法不依,是政府官员的失职犯罪,惩治腐败不是CDC人的职责。

TOP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6-7-16 21:00:13的发言:

1、你提的问题我也思考过,为什么在以前经济条件相当差的情况下,政府能很好的承当防疫工作(疫苗接种都免费),为什么反而到了现在却不行了。

我的看法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切均已经济发展为中心了,基本国策都是这样定了。大力发展经济,必然要求国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所以对卫生的投入逐年下降。还有,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也是以经济为主,这更加剧了卫生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

2、官员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个问题不是导致目前CDC窘境的根本原因。一个乡镇卫生院的院长都是抽的软玉(20元一包),难道靠工资他能消费的起?这样的情况,在99%的单位领导身上都有。还有,我相信你不会仅仅凭这一点就否定改革带来的成果。

难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放弃人民的健康、将人民的生死置之度外吗?就可以将纳税人的钱用来买官、行贿、享受?用于官员的生活开支?

乡镇卫生院长、包括疾控中心主任抽烟的水平,一般有三个档次,我这里其本是这样,乡镇卫生院长平时自已一个人抽的是盖白沙(5元一包),上级业务部门来人发精品白沙(8--10元一包),卫生局的人员到了便发芙蓉王(25元一包),如果是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来了,那就不一样了,烟是60多元一包的极品芙蓉王,还得跟领导说:对不起,因130元钻石芙蓉王供不应求,请领导们谅解。疾控中心主任要上升一个档次,平时自已抽精品白沙,上级业务部门及县卫生局领导来了,发蓝芙蓉王(35元一包)。乡镇卫生院长、包括疾控中心主任的招待用烟,都是单位职工挣的血汗钱,招待要用这么好的烟,也是行政领导给逼的,不招待好他们,单位就争取不到项目,也就没有了纪费,应得的工作经费也有可能无端的到不了位。还政府官员抽的烟不是受贿来的就是纳税人交的皇粮国税。这二者在性质上是有显著性差异的。

TOP

CDC和卫生局合作好了,是能赢利的。

我不知道怎么合作能赢利,依靠行政拢断,或许会赚钱,但直接受损的是群众的利益。

大家都说义务教育亏本,可就是有人宁肯亏本,也要偷偷摸摸办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且收费标准不高于当地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甚至更低,然而,即使这样,教育局还不准他们招生办学。你见过有人愿意投资办疾控中心的吗?十年版主如果有兴趣,又看到了疾控的“光明钱途”,不妨投资办一个县或市级的疾控中心,只要给员工的待遇不低于同级别公务员就行,论坛里有很多疾控人都会愿意来给你打工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