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学习资料]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要点9.1

[学习资料]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要点9.1

第九章:孢子虫
第一节: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和肝细胞内,为我国五大寄生虫之一。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1.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P.v
2.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
3.三日疟原虫 (Plasmodium  malariae)P.m
4.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P.o
一、形态:在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要依据;
疟原虫基本构造相同-细胞膜、质、核;瑞氏Wright或姬氏Giemsa染色:核染成紫红色,胞质呈兰色,疟原虫消化血红蛋白产物-疟色素呈棕黄色;疟原虫在RBC内各期形态各不相同。
间日疟原虫在RBC内的形态:三期六种形态:1、滋养体期:大、小滋养体;2、裂殖体期:成熟、未成熟裂殖体;3、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
1.1早期滋养体—环状体:虫体胞质较少呈环状,中间为大空泡;细胞核位于虫体一侧,颇似戒指的红宝石。早期滋养体又称为环状体(ring  form)。
1.2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经8~10小时,虫体增大,伸出伪足,胞质增多,出现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红细胞胀大,颜色变淡,并出现能染成淡红色的小点,称薛氏小点(Schüffner's  dots)。
滋养体充满RBC,RBC变形;原虫胞质大,变形,有一大空泡;胞核增大;疟色素增多;薛氏小点明显。
2.1未成熟裂殖体:经40小时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虫体变圆,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
2.2成熟裂殖体:裂殖子12~24个,平均16个,排列不规则;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疟色素集中成堆。
从红细胞释出裂殖子的全过程约需1分钟;在血液中的裂殖子,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侵入健康的红细胞,重复裂体增殖过程。
3、间日疟原虫配子体:疟原虫经过几次红细胞内裂体增殖,部分裂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雌性配子体或雄性配子体;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疟色素均匀分布于虫体内,核1个。
3.1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虫体较大,占满胀大的红细胞;胞质致密,色深蓝;核小致密,深红色,多位于虫体一侧;疟色素分散。
3.2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虫体较小,胞质浅蓝;核大疏松,淡红色,多位于虫体的中央。
恶性疟原虫:
1.恶性疟原虫——环状体: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5;核1个,但2个常见;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虫体常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呈“鸟飞状”。
2、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一般不出现在外周血;体小结实,圆形,不活动;疟色素集中一团,黑褐色;原虫此时开始集中在内脏毛细血管。
3、恶性疟原虫成熟裂殖体:裂殖子8~36个,通常18~24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一团;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至3/4。
4、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新月形,两端较尖;核致密,深红色,常位于中央;疟色素黑褐色,分布于核周围。
5、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腊肠形,两端钝圆;胞质色蓝而略带红;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黄棕色,小杆状,在核周围较多。
二、生活史
1.感染阶段:子孢子;2.感染途径与方式:按蚊叮咬,输血、血制品、经胎盘;3.致病阶段:红内期疟原虫;4.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
5.媒介:雌性按蚊(为终宿主);6.诊断阶段:红内期原虫;7.中间宿主:人;终宿主:按蚊。
人疟原虫生活史,都需要人(中间宿主)和雌性按蚊(终宿主)做宿主,并经历世代交替。
(1)、在人体内发育:
A、红外期发育: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红外期):蚊叮咬,侵入人体,在肝细胞内发育,裂殖体:速发型、迟发型,
B、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红内期)和配子体形成:裂殖子侵入红细胞,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C、配子体形成: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2)在蚊体内发育:1、蚊叮咬2、配子生殖3、卵囊形成;4、子孢子侵入唾液腺;5、子孢子侵入人体。
在蚊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即配子生殖;在蚊胃壁进行的无性生殖,即孢子增殖。
生活史过程:1、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约30分钟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子孢子→滋养体→裂体增殖→红外期裂殖体→裂殖子(约12000个) →肝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出→血窦,一部分裂殖子被Mф吞噬,一部分则侵入RBC内发育。
目前认为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子孢子有:速发型和迟发型;
2、由肝细胞释放出的红细胞外期裂殖子侵入RBC内进行裂体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红内期)。包括滋养体和裂殖体两个阶段。
基本过程: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裂殖子→健康RBC,重复上述过程几次,部分裂殖子在RBC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配子体。
3、配子生殖—有性生殖:♀按蚊刺吸疟疾患者血液,疟原虫随血入蚊胃,仅♀♂配子体存活并继续进行配子生殖,而其它各期疟原虫均被消化,♂配子体形成♂配子,♀配子体逸出RBC外,发育为不活动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配子。
♀♂配子受精,形成圆球形的合子(zygote)。合子数小时后变为长形的香蕉状的能活动的动合子,动合子穿过蚊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虫体变圆并分泌囊壁形成球形的卵囊。
卵囊逐渐长大并向蚊胃壁外突出;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生成成千上万的子孢子;主动从卵囊壁钻出或因卵囊破裂后散出,随血淋巴钻入蚊体组织;只有到蚊唾腺内的子孢子才具有传染性;蚊唾液腺内含有疟原虫子孢子;当雌蚊刺吸人血时,可随唾液进入人体。
三.致病:
红内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不断裂体增殖,破坏红细胞,引起病人出现周期性发热。反复发作后,病人出现肝脾肿大,贫血等临床症状。
潜伏期cubation perod):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
1.疟疾发作:
(1)表现: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
(2)发作机理(原因):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大量的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外源性热原质)及虫体的功能或结构蛋白质、变性血红蛋白、红细胞碎片等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它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寒颤、发热。随着血内刺激物被吞噬与降解,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进入发作间期歇。
(3)周期性表现的原因:由于红内期的裂体增殖是发作的基础,而裂体增殖是周期性的,所以发作具有周期性,且发作周期和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4)出现不规则发作的原因:
A寄生的疟原虫增殖不同步,发作间隔无规律;
B不同种疟原虫混合感染时或有不同批次的同种疟原虫重复感染时。
2、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四种疟原虫均有,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有关。
3、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虫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仅间日、卵形疟原虫二种有,由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激活发育至红内期所致。
4 引起贫血的原因:(钩虫也会引起贫血,注意比较):
①脾功能亢进,吞噬大量正常的红细胞;②免疫病理损害: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时,使红细胞隐蔽的抗原暴露,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的破坏,此外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后,容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在红细胞上的免疫复合物可与补体结合,使红细胞膜发生显著变化而具有自身免疫原性,并引起红细胞溶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正常抗疟抗体+红细胞自身抗体)③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④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5、凶险型疟疾---疟疾患者死亡杀手,主要由恶性疟引起,儿童和无免疫力成人多见。
6、肝脾肿大:慢性患者脾纤维化,包膜增厚而变硬;原因是脾充血与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
四、免疫
带虫免疫:人类感染疟原虫后,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不能完全清除,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
五.实验诊断:从外周血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
采血时间:
恶性疟:发作时、查环状体,发作数小时后因晚期滋养体寄生虫的红细胞滞留下皮下脂肪及内脏微血管中,不易查见。
间日疟和三日疟:发作后10小时内,太久后原虫数量要下降。
方法:薄血膜;厚血膜法
厚血膜涂片:原虫变形,且红细胞已溶,鉴别有困难,但原虫集中,易发现;薄血膜涂片:原虫形态结构完整,清晰,可辩认原虫的种类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适用于临床诊断,但虫数较少易漏检。
六、流行:(1)传染源:血中存在成熟配子体之病人+感染血(2)传播媒介:按蚊,在我国有8种。(3)易感人群:儿童;非流行区成人。
七、防治(一)预防:1、防蚊灭蚊;2、药物预防:氯喹/乙胺嘧啶+磺胺多辛;3、疫苗预防;4、加强监测;
(二)治疗:疟疾治疗三原则:
1、控制临床症状,迅速杀灭红内期疟原虫;2、根除配子体,消灭传染源;3、防止复发,注意红外期裂殖体及休眠子(间日疟)。
治疗药物:
抗外期:伯喹、乙胺嘧啶。
杀内期:氯喹、奎宁、青蒿素类。
杀配子体:伯喹,用于切断传播。

感谢小丫!

TOP

回复 2# wuaihua

TOP

谢谢!总结的很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