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肺结核患者长期服药负性心理分析及对策

[转帖]肺结核患者长期服药负性心理分析及对策

苏丽伟 韩 松 2005-12-13 12:49:29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8月第5卷第15期   肺结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服药治疗,按照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服药,一般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服药疗程长,一般6~12个月,常常会产生抗药心理。而不良服药影响着肺结核的转归与治愈,是导致肺结核复治的重要因素。我科于2003年1~12月,对30例抗药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通过认知干预和积极心理护理,使患者摆脱负性情绪,养成良好服药习惯,主动配合治疗,达到了早日康复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1~12月共收治肺结核102例。其中抗药患者30例,发生率占29%。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8~69岁。   2  性心理分析   2.1 怀疑,对医务人员不信任 当病人得知患肺结核往往首先产生怀疑心理。询问医生的技术水平,职务职称,诊断是否正确,联合用药是否有效,剂量是否合适等等……当得到医务人员解释时还疑虑重重,不肯吃药,影响治疗。这样一来往往在治疗初期会产生抗药心理。有的认为医生说严重了,吃半年或一年的药没必要,治疗中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身体无自觉症状就自行停药了。   2.2 药物不良反应 在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症状:腰疼、尿酸高;异烟肼引起神经兴奋;乙胺丁醇的视神经损害;服药后皮肤出现荨麻疹等等。当一旦出现上述某种药物不良反应则会停止继续服用该药治疗。以及服用利福平后尿液呈桔红色现象,都会使患者出现抗药心理,影响肺结核全程规律治疗。   2.3 药价问题 目前抗结核药价对于中等以上家庭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收入低或已下岗人员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往往由于经济问题部分患者会为了维持家庭生活而拒绝服药。   2.4 思想不重视 有些人轻视病情,没有把医务人员的话记在心里,其中18~25岁年青人占多数。不定时、不定量服药,不按要求服药,如:利福平需空腹服却迟迟饭后才服,服药期间抽烟、喝酒,甚至拒绝服药。这些人绝大部分成为复治病例的来源。   2.5 影响饮食与外形 结核病患者服药其间饮食要求禁忌烟、酒;禁忌辛辣、肥腻、甜味食物,为防止过敏反应服用异烟肼时应避免吃鱼。个别患者服用抗结核药后可有食欲不振,或皮肤出现粗糙、灰暗。这会给少数美食及爱美的患者带来烦恼或出现抗药心理。   3  认知干预及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 对待病人要细致、体贴入微、热情。使病人消除陌生感,适应病房生活,同时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对于各种疑虑给予耐心、令人信服的解答。同时讲解肺结核诊断、治疗等知识,让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帮助患者心中树立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服药原则。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威信,建立权威效应。   3.2 针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服药期间随时密切观察,一旦有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如肝、肾功能下降,给予肝太乐、肌酐、别嘌呤醇等进行保肝、保肾治疗。待调节正常后继续服药治疗。皮肤出现荨麻疹,可口服扑尔敏或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抗过敏后再调换药物治疗。告知病人服用利福平后尿液变桔红色是正常现象,停药后症状消失。消除病人恐慌引起的抗药心理,使患者认识到坚持服药的必要性。   3.3 对于符合免费治疗条件的患者推荐到指定医院免费治疗 对出院继续服药患者尽量到平价药店买药。帮助肺结核患者都能得到按时服药治疗。   3.4 对于游戏人生者给以耐心思想教育,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端正态度,明确住院目的 提高病人素质,克服不良习惯。纠正非理性信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摆脱抗药心理意识,提高服药自觉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服药治疗,同时加强服药管理,加强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及增强责任心,待患者每次服下药后方可离开。避免漏药、不规律服药的发生。   3.5 结核病患者应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 为避免服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及色、香、味、形等。应在营养师指导下科学饮食,如多食含钙丰富食物,牛奶、鸡蛋、排骨、大豆及其制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宜可选用清热、利尿、祛痰、收敛作用食物,如:莲子、百合、绿豆、鸭梨、西瓜等等。为服药治疗打好坚实的基础。   4  讨论   人的认知行为来自信息加工的理论模式,人们的情绪行为是由对事物的认识活动所影响和决定的 [1] 。肺结核在中国也有很长的历史了,然而人们对这种疾病的的认识却远远不够。所以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宣传。侧重在结核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计划、服药原则及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饮食禁忌、消毒隔离等。使广大群众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水平。患者住院其间护士可以从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体验患者的情绪反应,在允许范围内进行适当的通情,对患者产生抗药心理的自动想法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干预,使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困难,改变不正确的思考方式和内容。同时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融入其中。采用一对一教育方法,在心理上给患者安慰、支持、疏导。让家属一同参与。正确对待人生挫折,重新建立更现实更适应的认知方法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徐俊冕.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210-211.   作者单位:300142天津解放军第254医院结核科

借用啰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