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卫生应急桌面推演(ai)
**县/区疾控中心基孔肯雅热疫情
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方案(AI生成)
一、推演主题
基孔肯雅热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提升县级疾控中心“发现-报告-调查-处置”全流程响应能力
二、推演目的
1. 检验县级疾控中心对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应急准备、预案启动、流调溯源、风险评估、防控措施落实等环节的规范性和协同性;
2. 提升疾控人员对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媒介控制、健康教育等核心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明确各科室(流病科、检验科、消杀科、健教科等)在疫情处置中的职责分工,强化多部门协作机制。
三、推演时间与参与人员
- 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1:30)
- 参与人员:
- 主持人:县疾控中心分管副主任
- 推演组成员:传控科、检验科、病媒防制和消毒监测科、健教科、办公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 观摩人员:县卫健委应急办、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代表
- 点评专家:市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家
四、推演背景设定
XX县XX镇(人口约5万,属城乡结合部,夏季蚊虫密度较高)于8月10日报告1例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张某,男,35岁,主诉“发热3天,伴全身关节剧痛、皮疹”,曾于7月25-30日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如广东广州)出差。8月11日,县医院又报告2例类似病例,均为张某同事(同单位,近期无外出史)。县疾控中心接报后,启动应急响应。
五、推演流程与关键环节
(一)疫情发现与报告(9:00-9:15)
1. 情景提问:
-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如何规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哪些?
- 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第一步应开展哪些工作?如何判断是否启动应急响应?
2. 核心要点:
- 医疗机构需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县疾控中心;
- 疾控中心核实病例信息(症状、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需求),结合3例病例的关联性(同事、2例无外出史),判断可能存在本地传播,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二)病例调查与溯源(9:15-9:45)
1. 情景提问:
- 对张某及2名同事,需开展哪些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如何确定感染来源(输入性vs本地传播)?
- 若后续1周内该单位及周边社区新增5例病例,如何划定疫点、疫区?
2. 核心要点:
- 流调内容: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发热、关节痛、皮疹等)、暴露史(蚊虫叮咬、外出史、接触史)、活动轨迹(工作场所、居住地、公共场所);
- 溯源分析:张某为输入性病例,同事因在单位被感染(判断本地传播),疫点划定为患者工作单位及居住地,疫区为XX镇XX社区;
- 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病例发病前3天至退热后1天内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实施医学观察(7天)。
(三)实验室检测(9:45-10:00)
1. 情景提问:
- 基孔肯雅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哪些?县疾控中心可开展哪些检测?标本如何采集与运送?
- 若检测结果为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如何确认病例?
2. 核心要点:
- 检测方法:核酸检测(发病3天内)、血清学检测(IgM抗体,发病后5-7天);
- 县疾控中心采集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送市级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
- 标本运送需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冷链运输,标注“疑似传染病标本”)。
(四)媒介监测与控制(10:00-10:30)
1. 情景提问:
-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如何开展疫点蚊虫密度监测?
- 针对疫点,应采取哪些紧急灭蚊措施?如何指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
2. 核心要点:
-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我县优势蚊种);
- 密度监测:布雷图指数(BI)、诱蚊灯法,若BI>5则提示有传播风险;
- 灭蚊措施:疫点内清除积水(蚊虫孳生地)、喷洒杀虫剂(成虫),对病例居住/工作环境进行重点处理;
- 个人防护:指导居民使用蚊帐、驱蚊剂,穿长袖衣物,避免蚊虫叮咬。
(五)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10:30-11:00)
1. 情景提问:
- 结合病例分布、媒介密度,如何评估疫情扩散风险?
- 除媒介控制外,还需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如健康教育、单位防控等)?
2. 核心要点:
- 风险评估:若疫点BI>10、新增病例波及周边社区,判定为“中风险”,需扩大防控范围;
- 综合措施:
- 健康教育:通过微信、村广播等宣传“发热伴关节痛及时就医、防蚊灭蚊”知识;
- 单位防控:病例所在单位开展环境清理,暂停大型聚集活动;
- 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开设专区,避免交叉感染,无需隔离病例(病毒不会人传人)。
(六)响应终止与总结(11:00-11:15)
1. 情景提问:
- 满足哪些条件可终止应急响应?
- 疫情处置结束后,需形成哪些总结材料?
2. 核心要点:
- 终止条件:最后1例病例发病后2周内无新增病例,且疫点蚊虫密度BI<5;
- 总结材料:疫情处置报告(病例分析、防控措施效果评估)、经验教训及改进建议。
六、点评与总结(11:15-11:30)
1. 市级专家点评推演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如流调细节、部门协作效率等);
2. 主持人总结: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如完善预案、加强蚊媒监测能力等),强调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早发现、本地传播早控制”的核心策略。
七、推演材料准备
1.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国家版);
2. 模拟病例信息表、流调记录表、蚊媒监测记录表;
3. 推演评分表(针对各环节响应规范性、及时性)。
通过桌面推演,强化县级疾控中心对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快速响应能力,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处置”,防止疫情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