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免疫规划]
对于乙肝防治指南重新修订中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lhj957118
时间:
2011-7-15 21:18
标题:
对于乙肝防治指南重新修订中的疑问
1、如果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不做筛查直接种乙肝疫苗,如果很巧很巧的是种过乙肝疫苗后发生乙肝如何解释,会不会导致接种人员接种单位不必要的纠纷。
2、“乙肝疫苗“保险期”长短不一,有些人只能保数年,很多婴幼儿时期接种过疫苗的成人,再次检查时就发现已经过了“保险期”,抗体已经转为阴性,此时就需要进行补种。这些情况需要筛查两对半吗?”
接种乙肝疫苗或感染过乙肝病毒产生抗体后,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降低或者消失,可是如果再次感染乙肝病毒,人体免疫会再次应答调动起来,所以现在计免程序中对乙肝加强也不再强调。
3、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越早越好。
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接种部位与预防接种规范上如何协调,表4-1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疫 苗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剂次
乙肝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肌内注射 酵母苗16岁以下5μg/0.5ml,
CHO苗10μg/1ml、20μg/1ml*
卡介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疫苗 口服 1粒
作者:
lhj957118
时间:
2011-7-15 21:24
4、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Ⅱ-3)。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
(最好在出生后12 h)
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曾有报道说应在6小时内。
作者:
dyjklzr
时间:
2011-7-17 15:06
同意2楼的意见。
作者:
tigercqf
时间:
2011-7-21 09:08
那都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专家的事,我们就按我们的实际做。
作者:
tigercqf
时间:
2011-7-21 09:09
始终乙肝防治指南不是行政文件,只是学术指南而已
作者:
dszliuahu
时间:
2011-8-1 16:48
有个问题需要问一下,有知道的同仁能否回答一下。
目前的母婴阻断问题:有报告说,婴儿接种100单位的,也有说直接接种200单位的;因为现在基本不提倡给孕妇接种,所以对有些疫苗说明书上说的婴儿100单位、成人200单位有点糊涂。还有间隔时间问题,有的说第二个月在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有的则说法不一。所以想问一下,到底是怎么样接种,单位是多少,间隔多久,共几针?
作者:
tigercqf
时间:
2011-8-2 07:49
山东现在已经给母亲阳性的新生儿实施免费接种,剂量是100单位,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只接种一次;至于阳性孕妇,不推荐接种,国内外文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接不接种在流行病学上无明显差异的,这是毋庸争议的。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www.cdcman.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