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县区疾控门诊“医闹”纠纷形成原因分析

县区疾控门诊“医闹”纠纷形成原因分析

本帖最后由 将军牛牛 于 2009-10-28 11:09 编辑



    “医闹”问题一直是困扰CDC专业人员的大问题。就本人所经历而言,每年基本上都要遭遇大医闹1—2次,因为工作原因遭遇的小纠纷次数要更多些。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没有被上级权力部门立案追究过,但精神上还是有压力的,每一次大的“医闹”发生后,都有一种吞了死苍蝇的感觉。在一线窗口科室工作的同事,她们遭遇服务对象恶语相向的事也常常发生。
    就全国而言,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区级CDC门诊遭遇“医闹”的程度和频率也存在差异。同一个单位的结核病门诊较之预防(计免)综合门诊,更是“医闹”首当其冲的地方,本文讨论的话题主要涉及结核病门诊。
    在肺结核没有实行免费给药治疗前,“医闹”问题并不严重,免费给药使得结核专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大大恶化,工作负担大大加重,且遭遇“医闹”的频率大大增加。其具体原因错综复杂。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工作多年所闻,大致归纳如下:
        一、药源性原因
      1 肝损害:轻度的肝功能异常一般不至于导致医闹,医闹多发生在ALT数值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且症状明显,需要住院治疗以及治疗后出院的病人。
      2、视力受损:严重的视力受损,恢复非常困难,出现纠纷后,处理非常棘手。
      3、其他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除极其少见的严重毒副反应,一般不至于形成医闹。
         二、医源性原因
      1、综合性医院的过诊:把非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误导病人,让病人前来CDC门诊取药,引起纠纷。CT检查的常规化,助长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2、综合性医院的错诊:把非结核性疾病诊断为肺结核,或者把其他脏器的危重病例(多为肿瘤病人)并发肺结核者支派前来CDC门诊接受抗结核治疗,造成医闹或医闹隐患。
      3、综合性医院的不恰当医嘱和不恰当的“免费”宣传:病人强迫CDC门诊医生接受。
      4CDC门诊的自身原因:病历资料造假而被病人发现、门诊医生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态度生硬、不区分具体情况过分搭售自费辅助药或保肝药,这三种情况中的一种或两种如果发生在疗效不理想、遗留某种后遗症的难治病人身上,容易发生医闹。
      三、“病”源性原因
    纯粹是出于病人的原因,不包括以上两项已经提到的原因。
      1、要求无限期取药,不听从CDC门诊医生解释。
      2、病情危重,或有并发症,因为经济困难住院住不起,赖在CDC门诊不走。甚至有病人子女把多年患病已濒临死亡的病人往CDC门诊送。
      3、综合性医院已经有明确诊断或者没有明确诊断,超出CDC门诊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病人要求给出诊断结果或者表态他患的就是“肺结核”,以便应用免费药。
1

评分人数

各地区CDC结核门诊情况各不相同,以上文字仅供讨论参考.
待有时间时,另写一篇<县区疾控门诊"医闹"问题对策漫谈>发上.

TOP

还好  我们这里没有

TOP

我们这儿最近一年以内已发生三次,一次结核病吃药死了人,主要问题在镇防保所跟踪不到位,但人家找你疾控,看病医生还被家属打了,最后赔了5万.其他二次与注射狂犬疫苗有关,一次注射疫苗后,小孩有点发热,这纯粹是瞎闹,最后赔了上万;还有就是狂免血清打了,疫苗全程也打完了,没几天,还是发病了,人死了,此人是被一只野狗咬伤的面部,最后赔了几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俺单位也在几年前因为狂犬病患者死亡被敲了几万元...
午夜的笛声,是否让你泪流满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