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一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前看问题和做事总是从上看下,千篇一律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一地方问题,如城市与农村还有东西部差距问题;现代和传统的防病理念与实践;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群众的需求的矛盾等。造成上级一些政令下级执行不了或较难执行,结果呢?心是好的,效果却不显著,长期下去负作用较大。 2、CDC存在的理由。如果我们不能办什么事,或是不能好好办事,还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呢?光纸上谈兵有什么意思?我认为人民对我们工作不满意才是造成今天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有必要向全国人民讲清楚(宣传)CDC存在的理由,能做多少工作,是什么工作?将来的发展方向?现在面临着哪些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和与其相关的有效对策? 3、搭建操作平台。原则是能做多少先多少,一些重要的简单的能上先上。我觉得先做好两个平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还有各地开展的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建议先把这两个平台搞上去,当然有的地方还没钱买电脑或是交上报信息的电话费等,这种花少钱办大事的事情一定的马上办。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得好好搞,这个一个非常大而且非常好的宣传(工作者的形象、健康教育、政府的政策、二级预防保健平台建设)窗口,某种意义上讲会系关整个公共卫生事业的前程。 4、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完善公共卫生工作各种规范。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更多的公共卫生等社会问题的压力,一些老的工作规范或细则过时而对诸现状无能为力。 5、接受第三方监督。这个好象有点难,今后肯定会走到这一步的。工作干得不好就得下台,中国这么大,各地做好做坏肯定不尽相同,再等出什么漏子,免个市长或是部长显得有些迟,而且这样做只会降低政府的威信,对全局工作并无好处。工作做好做坏得让人知道,除非经常做不好怕别人知道底细的。一个企业都需要监督,况是一个服务型政府部门,工资是纳税人给的(因将公共卫生市场商业化已不可能),不好好做事肯定是不行的。当然不要走过场,得需要勇气,同时要接受各种合理建议。必要时制定宣传策略也把自己推销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 11:11:24编辑过]
曾经也有一段时间迷茫过,到底我们的工作意义是为了什么,日复一日的出去抽检,收费,然后提了一大堆东西回来,送到实验室,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我们现有的设备比起质监,药监,不一定能胜得过他们很多,但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上的东西,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综合能力,塑造好CDPC的形象,使监测在自己的手上变的有用,监测出来的数据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是这一步),重新树立起卫生检验中心这块牌子的威信,多点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或者局部性的进行监测,数据有权威性,有代表性,让社会认同,这样才能打开一条大道出来,也许要达到这一步还有很长一段路,但现在就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
也许防疫站曾经给大家带来很多回忆,但从监督监测分家那一刻起,防疫站就已经成为了历史,没有了执法权的CDPC,职能已经转变,成立之处,问题,矛盾肯定很多,我们也只有先把自己的能力提上去,让自己变成权威,这样我们才会立足于不败之地。
借助毛主席的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赞,楼主的精神,应该发扬光大!
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em05]谢谢yqni,你可过奖了。
这是我曾在中国疾控中心发过的旧帖子。当时写出的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敢将它说出。只后来论坛给关了,话题未能接着继续下去。
换成你,你也会这样说的,只我先说而已。
翔龙的“让自己变成权威,这样我们才会立足于不败之地”,是这样的。
要让自己变成权威,我的想法:
1、疾控事业得有个更多象样的工作规范或平台
2、往自己脸上贴着“金”,可做些形象广告宣传,还在平日工作中做什么象什么。这并不丢人而是自重的行动。
3、期待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契机。
现在的体制是一盘的糟,看以后的发展吧,要说
我不热爱我的本职工作不对,可我也是付出了辛
苦但得不到任何的回报,我真的是有点失望
了。工作了18年了,过的是一天不如一天,人生
有几个18年啊,职能越来越少,责任越来越大真
难啊......
[em06][em06][em06][em06]我们现在的疾控中心只注重项目工作,只要国家拨给经费,就重视.没有经费的工作,比如:流行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基本的基线调查,都得不到领导支持,检查工作时又要求资料全面,缺一不可,4-5个人干省疾控下属几个所的工作,单凭这样怎能做好疾控工作?
我认为要做好疾控工作,首先要提高领导的思想认识,统一调配懂业务、素质高的、真正能为民办事的人做领导;其次,保证足够的发展经费;第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第四,引进人才,科学化管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不要搞形式主义;第五,为做好疾控工作,出台相应的、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政策;第六,建立健全监督机构,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第七,加强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如:突发事件报告网络、健康教育网络,计划免疫网络等等。
权威是建立在良好的实力基础上的,埋头搞好建设才能够迅速的提高我们的生存空间,实力当然包括很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每一个因素的正负面影响。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硬道理。
基层的CDC要想发展,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政府和上级CDC必须支持,保证工资和办公经费。2、配备专业人员,加强人才管理。3、人员结构合理,队伍要年轻化。4、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尤其是应急知识培训。5、完善应急处理程序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的可行性。6、加强三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的建设。7、落实乡、村级防疫人员的防保津贴,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8、加强宣传,提高自身的知明度和社会形象。……………………
什么时候我们国家各项工作能步入良性循环,什么时候干工作能对事不对人,什么时候能能者上庸者下,什么时候能认人唯贤就什么事都好解决了。
对于疾控工作碰到的种种困难,我们在一线卖力的都知道,有疾控自身的问题、外部政策支持的问题等。但我认为还是管理出了问题,为什么国家出了相关的政策在地方却执行不了,疾控机构敢不执行吗?他们不敢!(不执行的人不了解政策,也是管理的问题),政府敢不执行吗?目前有些政府敢(工资都发不出,哪有钱给你们---他们不执行政策的理由)。这些问题往往暴露在重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常使高层措手不及。于是来个全民动员,赶快采取措施补救,这样不但劳民伤财,而且效果也不好。要搞好疾控工作,政府和疾控机构必需要不折不扣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否则,所有的条文都成空话。领导们还要谈什么管理?这样说教不脸红吗?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www.cdcm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