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假!
我们县的情况:
这边的儿童四苗接种率在95%上以应该没问题,剩下的5%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一些外出和流入儿童。现在经济不是很差,还有只生一个或两个小孩,家长们一般都很重视,接种及时率也挺高的。加上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使用人工和通知单催种,还保留一条电话线用于催种的,一般不会出现较大差错;另外有一支素质和作风可靠的乡村医生队伍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这也是网络(乡村医生网)的好处。
其它地方的情况我不得而知,想多听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5 17:38:12编辑过]
我们县~除了有两个乡没长驻过,不是很清楚情况外~其他的95%还是没问题的
我参加工作到现在,一共参加了三次全国的计免检查,这一次是抽出去参加全省(也算全国的)的检查,检查了一个市,我认为这样的检查没多大意思。个人意见,计免检查,无非就透过接种率的调查,来看一个地方的计免工作的好坏,从我从事计免工作十几年的体会看,一个地方计免要得好,首先是计免的经费、组织,人员配备,器材配备、管理方法,这些不好,其他无从谈起,这次的全国计免检查的综合调查比前几次增加了组织、经费方面等的调查,这是好的,但依然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到了接种率调查这一块,但这个调查有相当假的成份(我参加了对其他地方的调查,才敢说这句话,也是不得已而这之)
关于经费,不消说,经费问题是大多人抱怨计免工作能否搞好的问题,(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我认为,在当前国家经费还困难的情况下,还不可能指望各级政府会给计免多少专项经费,且只要各级疾控中心的工资,主要工作经费解决了,经费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要解决乡镇疾控人员的工资,才能让他们无后之忧。
再说人员组织,其他地方情况我不清楚,但我们这里好多县计免工作都是一个人眉毛胡子一抓,计免的日常工作量是很大的,一个人搞一个县很明显人少了。
再说物质器材,冰箱:乡镇级的冰箱国家不给钱,当地政府不给钱,我县乡镇级的冰箱还是上世纪80代末硬搞保偿时收的钱装配的冰箱,现在,不能硬搞保偿,钱收不到了,冰箱也就·····如果靠接种费结累来装备冰箱,也不成,接种费又不能收高了,且现在儿童家长法律意识特强,打针后就是过了几天,一有什么反应就要来找你,反正都是你这个预防针“月亮惹的祸”,比如前年我县一个较穷远的乡镇为一个儿童接种三联后三天死,经诊断死于暴发性菌痢,可家长不管这么多,死活要闹,县政府为讲安定团结,要卫生部门出钱,结果卫生局出了5-6千,该乡卫生院也出了4-5千,但就这4-5000元可是这个乡近十年预防接种收入的总和呀!再说县中心的装备吧,近二十年国家也配了不少低温冰箱,可就是基本没配普通冰箱,由于当前需要普通冰箱的疫苗大增,比如现在的乙肝等,县级又无钱购,只好将低温冰箱改成普通冰箱用,但改的毕竟是改的,温度极不稳定,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一天调几次都不能完全保证温度完全合要求。前几年国家一个卫5项目,给我们配一个大普通冰箱,一个低温冰箱,可是,我们就搞不懂,卫生部为什么从大老远的沈阳运两个那么不经用的冰箱来,那个普通冰箱一共用了半年,修了二次,就再修不起了,那个低温“更好”,放在那里几个月,还没来得及用上它,就漏氟了,后来厂家来看了看说是要修,可人一走就再没消息了。这就是当前计免县到乡的器材装备,能保证有效接种否?
再说管理,管理一是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对计免工作的管理,我认为他们对计免的管理是不行的,一是不重视,或流于形式,二是管理落后水平低下。关于重不重视计免工作,我认为既是一个漠胡的概念,也是一个具体概念,我们这样来理解,如果上级检查一个县的计免工作,问卫生局长,你重不重视计免工作,他一能眼睛一瞪,你问的真是笑话,我们能不重视计免工作吗?但如果问一些很具体的计免工作问题,如你本届内参加过几次计免4.25活动?你本届内具体的参加参与过几次计免工作检查,实事求是地讲每一年以卫生局名发过几个计免文件,他一定会傻眼。所以,我说重不重视计免工作是个具体的概念。我就说个相对具体的的事吧,卫生局要我们科每一个月要到全县每个乡30多个乡去督查疾控计免一遍,我们中心按上级指示,要我们如此,可今年给我们科配的10人只有三个能胜任对下面的疾控计免督查工作,我们向他说此情况,可他说大家都要轮着下去,象这样不懂的人下去不是搞形式是什么?无非也是向卫生局有个交待罢了,,这还不说,让大家坐公共汽车下去(我们单位有两台车却不拿来下乡搞工作,却拿去找钱,和领导下下班用),科里同志们意见纷纷:现在就是这样重视疾控工作的!且以后市上到县上来检查计免疾控工作,卫生局、疾控中心也有向上级可表的了,瞧,我县多重视疾控呀!
还有就是有上级检查工作,不重实效,只看书面文字,说具体点,就是什么不去,只看资料还美其名曰:重视软件资料,结果造成下面做假资料,有时更笑人的是,某个没做的工作,做个假资料应付上级检查,因为作假有方,资料很好,很全,还会得到上级表扬。
具体的计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据我所知,我们不少的计免人员也包括我在内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我认为计免工作,作为市对县级主要是督查,县级主要是管理和督查,县级计划免疫怎么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且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县的计免怎么管理,不仅需要在学校学到的业务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善于总结、勤于总结。因为对一个县全面的计划免疫怎样管理书本上好象没有,老师也没教过,全靠各人自己总结。我个人认为,计免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把各种规范、标准、制度、考核、逗硬等各方面有机地行成一个可相互呼应的体系。可惜,我们一些地方现在的计免工作没做到这一步(也包括我们这里)工作上是一种见子打子,见招出招的做法,一切为应付,当然有客观原因,比如人少事多,但也有经验不足,工作上缺点子的原因。
本身计免工作有难度,特别是现在流动人员特多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接种成了大难题。可以说以一个乡为单位,每天都有外出,也有进来的儿童,有多少基层疾控人员能随时搞清准确的儿童数。从而及时为他们接种?
综上所述,由于经费,人员、组织、器材物质、管理都有差距,然计免工作对乡镇一级来说是很具体而量大的工作,所以要真正搞好计划免疫工作,一定要加倍再加倍努力。我只希望以后上级对一个地方的计免检查多从上述方面着手。
几位兄弟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了,我身有同感。首先,此项检查工作出台的初衷不得而知,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皆大欢喜,上面的成绩是有“准确”数字可查的,下面通过检查得到的“收益”也是很大的。这在我们政治生活中是见怪不怪的(我们计划免疫工作也不能脱离政治);其次,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众所周知的,领导们估计也是无能为力,最好的结果是能替我们基层向更上一层反映,想在短期内解决是痴人说梦,估计你我有生之年是等不到了!这不仅是疾控人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第三,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在我看来没什么神秘的,两点,一是真正有说的算的领导(中央)重视,当然也要有解决农民工拖欠问题、开发西部、建三峡 的决心和魄力,否则只能是空话;二是要有钱,没有资金的投入,一切都是空谈。
在此,向我们不计个人得失,仍然战斗在第一线的疾控人致敬!!!!!
在基层(卫生院)工作十年的受检经验较多,“中国式”的检查有些明白。
总的体会(凭良心说):许多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做法会有违检查的初衷。
任重道远!当然,不光是计免工作的检查。
我非常同意9楼的意见,我们这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县级的疾控中心搞计免专业的只有两人,熟悉的只有一人,怎么去督导下级?..............
[em06]绝。我赞同9楼的说法,真是绝。
4楼的太夸张,9楼的我同意
其实光接种了就可以了吗,效果谁查
CDC运苗都打的,何况乡级防保人员
现在到哪里添医用冷藏冰箱?冰箱的温度忽高忽低,谁放心,领导说没问题
造假是肯定的,我们这里,检查之前补了不少接种证呢(虽然没有抽到),就是有一部分家长,不够重视,接种证早不知丢哪里,只能补了。。。
通病哪
同意各位同仁的高见.
[em11]造假是免不了,领导都会要求你这样做.工作做不好还可原谅,因为有许多客观原因可以作借口,连造假都不会,这饭碗就不用端了.你给我难堪我就给你难看嘛.
我们这的接种率,真的低到让我觉得领这工资对不起这的老百姓.国检的时候,我们这的接种率也是达到90%以上的.皆大欢喜.造假啊.
可又怎样,国检过了,日子照过.心里想:国检也不过如此!
洋子那的接种率好极了,我相信那里一定都是住院分娩的.在这的农村,很多都是在家接生,超生游击队多,新生儿都掌握不到,如何保证接种率,更别说及时率了.
我这里的情况是报告接种率能达95%以上(年终最后一次报表,真实的,目前我不会再做假表了,当然应种数里不含外出流动的儿童),实际接种不会低于85%,这是一,第二,存在问题是:有许多家长外出打工,祖父辈在家带孙子,检查时拿不出接种证或丢了,导致全程接种率低(卡证不一)。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www.cdcm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