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流脑防治”详实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fqdbr    时间: 2005-2-25 08:57     标题: “流脑防治”详实资料

免疫监测系统论坛上有一篇很详实的“流脑防治”资料。

http://nip.3322.org/dispbbs.asp?boardid=22&star=1&replyid=4930&id=1073&skin=0&page=1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02     标题: 流脑资料,提供给大家(免疫监测系统论坛转)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出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但是人受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后,发病者仅少数,多数表现为带菌状态或仅出现鼻咽部的轻度炎症。在历史上,本病曾是危害人类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在19世纪初期,病死率曾高达70%~90%,至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普遍应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防治,病死率下降至10%。近些年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流脑,在流脑菌苗的研制和流脑疫情的预测、预报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从而使流脑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暴发型流脑的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本病一般表现为散在发生,但当人群免疫水平低下、流行菌株发生改变或人口流动较大时,也可引起暴发或流行,3~5年一次小的流行,8~10年一次大的流行。目前,在我国各类法定传染病中,每年流脑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仍占重要位置。仍然是当前危害居民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是各地冬春季防疫工作的重点。   药物预防   1、 胺类药物预防 磺胺药1930年问世,1939广泛应用于防治流脑,并在流脑防治中起过巨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1945年)应用磺胺药治疗流脑,使病死率由33%降到3.8%,应用于预防工作后,不但能降低发病率,而且能降低带菌率,效果显著。遗憾的是,1940年国外即发现有耐磺胺药菌株的出现,其后各地报告耐药菌株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而使磺胺药的预防转为无效。我国1960年开始发现有耐磺胺药的病人出现,其后各地区陆续报告临床上发现耐SD病人,有些严重地区,耐磺胺药菌株占70%。但只要做好药敏试验,防止滥用,磺胺药在目前仍不失为防治流脑的有效药物之一。磺胺药的使用原则是要全程足量。其对象是苗头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以及由非疫区到严重疫区和由严重疫区到非流行区工作的重点人群。方法为:①ST或SD:成人4~6g/d,分2次服,连服3d,均加等量苏打。小儿用量75~100mg/kg/d,余均与成人相同,多饮开水。②六甲氧嘧啶:成人4g/d,分2次口服,连服3d,均加等量苏打,小儿用量75~100mg/kg/d,余与成人相同,多饮开水。   2、中药预防 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洋结合,先在流行地区进行试点,再对行之有效的方剂推广应用。例如:①青叶饮:大青叶、根100g,水煎,分2次服,5~7d。②三黄合剂:黄苓、黄连、黄柏制10%溶液喷喉,1次/d,连用5~7d。③青兰甘草汤:大青叶、板兰根、生甘草,每日煎服1份,日服2次,共5~7d。④黄藤1斤(鲜)加水5斤,煮0.5h,每次服一匙,每日2次,也可喷喉、滴鼻,连续5~7d。⑤提倡口服生大蒜预防。   3 其他西药预防 由于磺胺预防效果已不理想,近年来国外曾试用青霉素、先锋霉素Ⅵ、利福平等预防流脑。目前已证明青霉素、长效青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Ⅵ、氨基苄青霉素及免疫球蛋白等均无预防效果(许多药物在试管内有抑菌作用,但在人体内应用无效;有些药物对治疗病人有效,但对治疗带菌者无效)。目前仅证明利福平和二甲胺四环素有一定预防效果。前者常用剂量为600mg/d,连服4d,可降低带菌率80%~95%。但易产生耐药,且少数人服药后可出现荨麻疹、神经痛、肝功能转氨酶和碱性磷酸脂酶升高、白细胞降低等,停药4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有人报告大剂量疗法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900mg/d,连服4d或1200mg/d,连服2d)。后者为新型四环素,治疗后无耐药性产生,但效果较利福平差,常用剂量为200mg/d,分2次服,连服5d,可降低带菌率60%~80%,少数人服药后也可有荨麻疹和胃肠道反应。除此之外,国内还有1%黄连素、1%碘液、3%盐水、2%呋喃西林、1%金霉素、1∶3000或1∶4000杜米芬、0.3%氯霉素、5/万新治尔灭等滴鼻或喷喉进行流脑的预防,但其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传染源的措施    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对于减少本病的传播、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流脑病人应以就地隔离治疗为原则。一般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3d(但从发病之日起不得少于7d)或连续培养流脑菌2次阴性时即可解除隔离。由于病人周围人群中常有不少轻型病人及带菌者,对他们及时处理是控制流脑传播及减少死亡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婴幼儿应密切观察和每日随访,如发现拒奶、嗜睡、哭闹不安或有轻微呕吐等症状,应及时服磺胺药或其他抗菌药物3~5d,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至少7d。.   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由于脑膜炎双球菌在外环境中抵抗力很弱,因此疫源地一般不需消毒,只采用通风、洗晒即可。在流脑流行期对公共场所和集体机构疫源地进行消毒时可参考下列方法:①食醋3~5ml/m3熏蒸消毒。②消毒盘香:用于病家或托幼机构,每盘15g,每晚点1盘,连点5~7晚。③枫球100g、艾叶50g烟熏(20~30m3),熏时关门窗,注意防火。④还可用乳酸(10~30ml/100m3)福尔马林(20~30ml/100m3)、硫酸(13.5~27g/100m3)、3~5%漂白粉澄清液(35ml/m3)熏蒸或喷哂。在流脑流行期,应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并动员居民搞好室内外卫生,特别是通风晒被等。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03     标题: 脑膜炎双球菌的血清群及C群的流行与预防状况

  1950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命名委员会曾讨论,决定根据群特异性荚膜多糖体(CPS)的不同将脑膜炎双球菌分为A、B、C、D4个群,1961年在荷兰又发现3株新血清群,暂称为X、Y、Z群,1968年又发现3株新血清群,命名为Bo、29E、W135,后又发现Bo群与C群有相似之处。目前国际上将流脑菌共分成13个血清群,即A、B、C、D、X、Y、Z、29E、W135、H、I、K、L群等。1974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采用凝集吸收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方法,确定了我国脑膜炎双球菌的7个新血清群,并用此新血清群标准诊断血清,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菌群分布的调查,目前已肯定我国脑膜炎双球菌共分11个血清群,即A、B、C、1889(Y)1、1890(H)、1892(29E)、319(W135)、1486(I)、1811(K)、1916(X)。可能还存在其他新的血清群。此外,还对各群脑膜炎双球菌进行分型。例如用细菌素可将B群分为32个型,C群分为11个型等。关于菌群的变迁方面,根据国外报道,脑膜炎双·球菌是不断变迁的。例如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流行菌群为A群。1942年后A群逐渐减少,B群逐渐增加。1964年后A群病人绝迹,转为B群占优势。1967年后C群增多,至1968年C群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而B群少见。迄今美国仍以C群为主,B群只占一定比例,A群少见。而非洲及中东各地近年来仍然是A群菌引起严重流行。我国从1966年以来绝大部分地区的发病主要为A群。但个别地区报告B群有上升趋势,如1974年福建省曾报告从流脑病人分离的8株菌中,有6株是B群,C群和A群各占1株。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流脑的流行总与人群免疫水平及菌群或型的变迁有关。有人报告,在流脑流行时往往只由1个主要血清群引起,而在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时,则可有数个菌群同时并存。

  我国流脑流行主要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但近年国内由C群菌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暴发流行时有报道;另一方面,目前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主要流行C群、B群和Y群,W135群次之,而A群较少,表现出流行菌群多样化,特别是近几年,非州脑膜炎带又暴发了新一轮流脑周期性流行并波及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因对外交往频繁,其他群流脑由国外传入而引起流行的可能性较大,而我国一直应用A群流脑多糖疫苗,它的保护作用是群特异性的,对其他群流脑菌无预防作用。80年代以来由B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流脑流行有逐渐增多的趋势。2002年2月,广西来宾县良塘乡发生了1起由C群流脑菌引起的暴发流行,发病15例,死亡3例。人群对A群流脑菌有一定抵抗力,而对C群流脑菌几乎没有免疫力,一旦有传染源传入,易于引起局部暴发流行。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暴发或终止流行的有效措施,但流脑疫苗免疫具有群特异性。目前国外应用的流脑疫苗不仅有A、C、Y、W135群单价疫苗,也有A+C群双价以及A+C+Y+W135群四价疫苗(至今国际上尚无满意的B群流脑疫苗)。我国近期已研制成功A+C群双价多糖疫苗,填补了国内以前只有单价A群多糖疫苗的空白,经过多次现场实验,已证明A+C群双价疫苗十分安全,对4岁以上儿童具有90%左右的免疫效果,免疫保护作用的时间约3年。因此,为加强流脑防治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因在全国及时推广接种A+C群双价疫苗是十分必要的。此次安徽C群流脑局部暴发流行,应引起足够重视。各级政府及各级卫生医疗部门因不断加强对流脑等近年来已得到较好控制的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工作,防止其再抬头肆虐,危害人民健康。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04     标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本病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我国于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病原学]   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该菌营养要求较高,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含5~10%CO2、pH7.4环境中易生长。传代16~18小时细菌生长旺盛,抗原性最强。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易溶解死亡。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   根据本菌的夹膜多糖抗原的不同,通过血凝试验将本菌分为A、B、C、D、X(1916)、Y(1889)、Z、W135(319)、29E(1892)、H、I、K和L13个血清群。以A、B、C群为多见。脑膜炎双球菌细菌素(meningocin)又可将A群分为4型,C群分为6型;B群分为11型,其中B群2型致病力最强。根据其脂多糖(CPS)将脑膜双球菌分为8个LPS免疫型,与致病关系尚不清楚。   近20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的流行菌群已由A群转变为B群和C群;我国的流行菌群主要是A群,B群仅占少数。但带菌者以B、C群为主,今后是否会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有待于密切观察。我国今冬安徽等地流行菌群以C群为主。C群往往以散发流行为特点。国内多年来应用A群多糖体疫苗为主,对C群保护差,易感人群可以接种A,C双价多糖疫苗,提高保护率。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二)传播途径 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因其在体外生活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传播本病有重要意义。   (三)人群易感性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6个月以内婴儿有来自母体抗体故发病少见。带菌者及病人在感染后血液中的杀菌抗体IgG、IgM、IgA升高,该抗体除对同群病原菌有杀菌作用外,对异群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杀菌效力,这是由于各群细菌的外膜存在共同的蛋白质抗原。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群特异性抗体效价较低,只能保护机体免于发病,不能防止再感染。   (四)流行特征 发病从前1年11月份开始,次年3、4月份达高峰,5月份常急剧下降。其他季节有少数散发病例发生。由于人群免疫力下降,易感者的积累,以往通常每3~5年出现一次小流行,8~10年出现一次大流行。流行因素与室内活动多,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居住拥挤,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关。   中小城市以2~4岁或5~9岁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大城市发病分散。偏僻山区一旦传染源介入,常引起点状暴发流行,15岁以上发病者占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一户2人或2人以上发病者亦多见。   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的比例约为1:1000~5000。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原理 脑膜炎双球菌自鼻咽部侵入人体后,其发展过程取决于人体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人体健康且免疫力正常,则可迅速将病菌消灭或成为带菌者。如果机体缺乏特异性杀菌抗体,或者细菌的毒力强,病菌则从鼻咽部侵入血流形成菌血症或败血症。再侵入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目前认为先天性或获得性IgM缺乏或减少,补体C3或C3~C9缺乏易引起发病,甚至是反复发作或呈暴发型,此外有人认为特异性IgA增多及其与病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亦是引起发病的因素。   过去将暴发败血症型称华一佛氏综合征(Waterhuose-Friderichsen syndrome),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出血和坏死引起的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所致。近年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脑膜炎双球菌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迅速繁殖释放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并且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同时内毒素还激活体液和细胞介导反应系统,发生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Shwartzmans reaction)。肾上腺皮质出血就是全身施瓦茨曼反应的结果。微循环障碍如发生在全身及内脏系统,则临床表现为暴发败血症;如以脑血管损伤为主则形成脑膜炎型;或兼而有之即所谓混合型。   慢性败血症型及其慢性化和反复发作的原因,除急性感染后杀菌抗体形成不足外,其补体系统C6,C7缺陷亦可能是重要原因。   (二)病理变化 在败血症期,主要病变为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同时有血管周围出血;皮肤、皮下组织、粘膜和浆膜等局灶性出血。   暴发败血症死亡者尸检时,于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内及腔内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皮肤及内脏血管损害严重而广泛,内皮细胞脱落坏死,血管腔内有纤维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皮肤、肺、心、胃肠道和肾上腺均有广泛出血。心肌炎和肺水肿亦常见。   脑膜炎期的病变以软脑膜为主。早期充血、少量浆液性渗出及局灶性小出血点。后期则有大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及血浆外渗。病变主要在大脑两半球表面和颅底。由于颅底脓液粘稠及化脓性病变的直接侵袭,可引起脑膜粘连、引起加重视神经、外展神经及动眼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等颅神经损害。由于内毒素的损伤使脑神经组织表层发生退行性病变。此外,炎症亦可沿着血管壁侵入脑组织,引起充血、水肿、局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出血。   在暴发型脑膜炎病例中,病变以脑组织为主,有明显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当水肿的脑组织向颅内的裂孔突出,则形成枕骨大孔或天幕裂孔疝。   少数患儿由于脑室膜炎,大脑导水管阻塞,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发生脑积水。   除脑脊髓膜外,其他脏器亦可有迁徙性化脓性病灶,包括心内膜炎、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眼球炎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1~10日,一般2~3日。   其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一)普通型 约占90-99%。病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但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临床常难以划分。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数病人并不产生任何症状。部分病人有咽喉疼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鼻咽拭子培养常可发现病原菌,但很难确诊。   2.败血症期 病人常无前驱症状,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及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状。幼儿则有哭啼吵闹、烦燥不安、皮肤感觉过敏及惊厥等。少数病人有关节痛或关节炎、脾肿大常见。70%左右的病人皮肤粘膜可见瘀点或瘀斑。病情严重者瘀点、瘀斑可迅速扩大,且因血栓形成发生大片坏死。约10%的患者常在病初几日在唇周及其他部位出现单纯疱疹。   3.脑膜炎期 大多数败血症患者于24小时左右出现脑膜刺激征,此期持续高热,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皮肤感觉过敏、怕光、狂躁及惊厥、昏迷。血压可增高而脉搏减慢。脑膜的炎症刺激,表现为颈后疼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   婴儿发作多不典型,除高热、拒乳、烦躁及哭啼不安外,惊厥、腹泻及咳嗽较成人多见,脑膜刺激征可缺如。前囱突出,有助于诊断。但有时因呕吐频繁、失水仅见前囱下陷,造成诊断困难。   (二)暴发型 少数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甚至6小时之内危及生命,此型病死率达50%,婴幼儿可达80%。   1.休克型 旧称华一佛氏综合征 本型多见于儿童。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精神极度萎糜。常在短期内全身出现广泛瘀点、瘀斑,且迅速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继以大片坏死。面色苍灰,唇周及指端紫绀,四肢厥冷,皮肤呈花纹,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不可测出。脑膜刺激征缺如。脑脊液大多清亮,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常为阳性。   2.脑膜脑炎型亦多见于儿童。除具有严重的中毒症状外,患者频繁惊厥迅速陷入昏迷。有阳性锥体束征及两侧反射不等。血压持续升高,部分病人出现脑疝。枕骨大孔疝时,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此时病人昏迷加深,瞳孔明显缩小或散大,或忽大忽小,瞳孔边缘也不整齐,光反应迟钝。双侧肌张力增高或强直,上肢多内旋,下肢呈伸展性强直。呼吸不规则,或快慢深浅不匀,或暂停,成为抽泣样,或点头样呼吸,或为潮式呼吸,此类呼吸常提示呼吸有突然停止的可能。天幕裂孔疝压迫间脑及动眼神经,除有上述颅内压增高症外,常有同侧瞳孔因动眼神经受压而扩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对侧肢体轻瘫,进而出现呼吸衰竭。   3.混合型 是本病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常高达80%,兼有二种暴发型的临床表现,常同时或先后出现。   (三)慢性败血症 本型不多见。多发生于成人,病程迁延数周或数月。反复出现寒颤、高热、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疼痛亦多见,发热时关节疼痛加重呈游走性。也可发生脑膜炎、全心炎或肾炎。   [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在冬春季节流行,多见于儿童,大流行时成人亦不少见。   (二)临床表现 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在病程中增多并迅速扩大),脑膜刺激征。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10~3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有DIC者,血小板可减少至50×109/L以下。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在病程初期仅可见压力升高、外观仍清亮,稍后则浑浊似米汤样。细胞数常达1×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于400mg/L,有时甚或为零。暴发型败血症者脊液往往清亮,细胞数、蛋白、糖量亦无改变。   对颅内压高的病人,腰穿要慎重,以免引起脑疝。必要时先脱水,穿刺时不宜将针芯全部拨出,而应缓慢放出少量脑脊液作检查。作完腰后患者应平卧6~8小时,不要抬头起身,以免引起脑疝。

  3.细菌学检查   (1)涂片检查 包括皮肤瘀点和脑脊液沉淀涂片检查。皮肤瘀点检查时,用针尖刺破瘀点上的皮肤,挤出少量血液和组织液涂于载玻片上染色后镜检,阳性率可达80%左右。脑脊液沉淀涂片阳性率为60~70%。   (2)细菌培养:①血培养脑膜炎双球菌的阳性率较低,但对慢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诊断非常重要。②脑脊液培养:将脑脊液置于无菌试管离心后,取沉淀立即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同时注入葡萄糖肉汤,在5~10%CO2浓度下培养。   4.血清学检查 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   (1)测定夹膜多糖抗原的免疫学试验主要有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用以检测血液、脑脊液或尿液中的夹膜多糖抗原。一般在病程1~3日内可出现阳性。较细菌培养阳性率高,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强。   (2)测定抗体的免疫学试验 有间接血凝试验、杀菌抗体测定等。如恢复期血清效价大于急性期4倍以上,则有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一)其他化脓性脑膜炎 肺炎球菌脑膜炎、流感杆菌脑膜炎、葡萄球菌脑膜炎等大多体内有感染灶存在。如肺炎球菌脑膜炎大多发生在肺炎、中耳炎的基础上;葡萄球菌脑膜炎大多发生在葡萄球菌败血症病程中。确切的诊断需依脑脊液、血液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查。   (二)虚性脑膜炎某些急性感染病人有严重毒血症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但除脑脊液压力略高外,余均正常。   (三)结核性脑膜炎 多有结核史。起病缓慢,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无瘀点和疱疹。脑脊液的细胞数为数十至数百个左右,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在试管内放置12~24时有薄膜形成,薄膜和脑脊液沉淀涂片抗酸染色可检出结核杆菌。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 发病多在7~9月份,有蚊叮咬史,起病后脑实质损害严重,惊厥、昏迷较多见,皮肤一般无瘀点。脑脊液早期清亮,晚期微浑,细胞数多在0.1~0.5×109/L,很少超过1×109/L、蛋白质稍增加,糖正常或略高,氧化物正常。确诊有赖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及脑组织分离病毒。   [并发症与后遗症]   (一)并发症 包括继发感染,败血症期播散至其他脏器而造成的化脓性病变以及脑膜炎本身对脑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   1.继发感染以肺炎多见,尤多见于老年与婴幼儿。其他有褥疮、角膜溃疡及因小便潴留而引起的尿道感染等。   2.化脓性迁徙性病变有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脓胸、心内膜炎、心肌炎、全眼炎、睾丸炎及附件炎等。   3.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而引起的损害有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炎、听神经及面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脑脓肿等。慢性病人,尤其是婴幼儿,因脑室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以及间脑膜间的桥梁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可分别发生脑积水和硬膜下积液。   (二)后遗症 可由任何并发症引起,其中常见为耳聋(小儿发展为聋哑)、失明、动眼神经麻痹、瘫痪、智力或性情改变,精神异常等。   [预后]   过去本病病死率为70%左右,使用磺胺药、青霉素等抗菌素治疗以来,病死率降至5~10%。以下因素与预后有关:①暴发型患者病情凶险,预后较差。②年龄以2岁以下及高龄者预后较差。③流行高峰时预后较差。④反复惊厥,持续昏迷者预后差。⑤治疗较晚或治疗不彻底者预后不良。且易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   [治疗]   (一)普通型流脑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给予流质饮食,昏迷者宜鼻饲,并予知量输入液体,使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角膜溃疡形成。经常变换体位以防褥疮发生。防止呕吐物吸入。必要时给氧。   2.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酒精擦浴,头痛剧烈者可予镇痛或高渗葡萄糖、用脱水剂脱水。惊厥时可用10%水化氯醛灌肠,成人20m/次,儿童60~80mg/kg/次。或用冬眠灵、安定等镇静剂。   3.病原治疗 ①青霉素g 青霉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为血液浓度的10~30%,大剂量注射使脑脊液达有效杀菌浓度。迄今未发现耐青霉素菌株。青霉素G剂量儿童为20~40万U/kg/日,成人20万U/kg/日分次静滴或肌注,疗程5~7日。青霉素G不宜作鞘内注射,因可引起发热、肌肉颤搐、惊厥、脑膜刺激征、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等严重反应。②磺胺 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80%,可用于敏感菌株感染。磺胺嘧啶(SD)成人每日总量6~8g,首剂量为全日量的1/3~1/2,以后每6~8小时给药一次,同时给予等量碳酸氢钠。对于呕吐严重,昏迷者可用20%磺胺嘧啶钠适当稀释后静注或静滴,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静注量为口服量的2/3。儿童量为0.1~0.15g/kg/日,分次给予。其次,可考虑选用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甲基异恶唑,疗程5日,重症适当延长。停药以临床症状消失为指标,不必重复腰穿。用磺胺药时应给予足量液体,每日保证尿量在1200~1500ml以上,注意血尿,粒细胞减少、药物疹及其他毒性反应的发生。如菌株对磺胺敏感,患者于后1~2日体温降至正常,神志转为清醒,脑膜刺激征于2~3日内减轻而逐渐消失。如用磺胺药后一般情况和脑膜刺激征于1~2日不见好转或加重者,均应考虑是否为耐磺胺药株引起,停用磺胺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必要时重复腰穿,再次脑脊液常规培养、作药物敏感试验。③氯霉素脑膜炎双球菌对氯霉素很敏感,且其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为血液浓度的30~50%,剂量成人50mg/kg/日,儿童50~75mg/kg/日,分次口服、肌注或静滴。疗程3~5日。使用氯霉素应密切注意其副作用,尤其对骨髓的抑制,新生儿、老人慎用。④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对耐青霉素菌株有效,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易透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少。故适用于病原菌尚未明确的5岁以下患儿。 流脑皮肤大片瘀斑   (二)暴发型败血症的治疗   1.抗菌治疗 大剂量青霉素钠盐静脉滴注,剂量为20~40万U/kg/日,用法同前。借以迅速控制败血症。亦可应用氯霉素,但不宜应用磺胺。   2.抗休克治疗(参阅感染性休克)   (1)扩充血容量   (2)纠正酸中毒 休克时常伴有酸中毒,合并高热更为严重。酸中毒可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及毛细胞血管扩张,使休克不易纠正。成人患者可首先补充5%碳酸氢钠200~250ml,小儿5ml/kg/次,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再酌情补充。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经扩容和纠酸后,如果休克仍未纠正,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凡病人面色苍灰、肢端紫绀,皮肤呈现花纹,眼底动脉痉挛者,应选用舒张血管药物:①山莨菪碱(654-2)10~20mg/次静推。儿童0.5~1mg/kg/次,每15~30分钟一次,直至血压上升,面色红润,四肢转暖,眼底动脉痉挛缓解后可延长至半小时至1小时一次。若血压稳定,病情好转可改为1~4小时一次。②东莨菪碱儿童为0.01~0.02mg/kg/次静推,10~30分钟一次,减量同上。③阿托品0.03~0.05mg/kg/次(不超过2mg)以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推注,每10~30分钟一次,减量同上,以上药物有抗交感胺、直接舒张血管、稳定神经细胞膜、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等作用,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副作用为面红、躁动、心率加快、尿潴留等。同时可辅以冬眠疗法。如上述药物效果不佳时,可改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多巴胺,或二者联合应用。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兴奋剂,可使用周围血管扩张,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微循环,同时扩张肾血管。通常用0.2mg加入100ml葡萄糖中静滴。使用以上药物治疗后,动脉痉挛有所缓解,但血压仍维持较低水平或不稳定,可考虑应用阿拉明20~30mg静滴或与多巴胺联合应用。   (4)强心药物心功能不全亦是休克的原因之一,加上大量快速静脉补液,更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可给予快速毛地黄类强心剂如毛花强心甙丙(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等。   (5)肾上腺皮质激素 激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血管外周阻力,稳定细胞内溶酶体膜以大剂量应用为好。氢化考地松成我每日300~500mg,儿童5~8mg/kg,分次静滴。休克纠正后迅速减量停药。用药不得超过3日。早期应用效果更好。(目前有人不主张作为常规使用)   3.抗凝治疗 鉴於本病的休克及出血与血栓形成有关,凡疑有DIC,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用素治疗。成人首剂1~2mg/kg,加入10%葡萄糖液内推注。根据情况每4~6小时重复一次,多数1~2次即可见效,重者3~4次。用肝素时应作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使凝血时间控制在正常二倍左右(15~30分钟)。用肝素后可输新鲜血液以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如果有继发纤溶症象,可试用6-氨基已酸,剂量为4~6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滴注,或抗纤溶芳酸0.1~0.2g加入葡萄液内静滴或静推。   (三)暴发型脑膜炎的治疗抗菌素的应用同暴发型休克的治疗。此外,应以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为重点。    1.脱水剂的应用 下列药物应交替或反复应用:①20%甘露醇1~2g/kg/次。②25%山梨醇1~2g/kg/次。③50%葡萄40~60ml/次。④30%尿素0.5~1.0g/kg/次。以上药物按具体情况每隔4~6小时静脉快速滴注或静推一次,至血压恢复正常,两侧瞳孔大小相等,呼吸平稳。用脱水剂后适当补液,使患者维持轻度脱水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同时应用,以减轻毒血症,降低颅内压。   2.亚冬眠疗法主要用于高热,频繁惊厥及有明显脑水肿者,以降低脑含水量和耗氧量,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氯丙嗪和异丙嗪各1~2mg/kg,肌注或静推,安静后置冰袋于枕后,颈部、腋下或腹股沟,使体温下降至36℃左右。以后每4~6小时再肌注一次,共3~4次。   3.呼吸衰竭的处理应以预防脑水肿为主。如已发生呼吸衰竭,除脱水外则应给予洛贝林、可拉明、回苏灵等中枢神经兴奋剂。亦可用氢溴酸东莨菪碱,0.02~0.04mg/kg/次,每20~30分钟静注一次,可改善脑循环,有兴奋呼吸和镇静作用。必要时作气管插管,吸出痰液和分泌物,辅以人工辅助呼吸,直至患者恢复自动呼吸。   (四)慢性败血症的治疗抗菌素的应用同普通型。   [预防]   (一)早期发现病人就地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治疗,做好疫情报告工作。病人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加强对疫情单位和地区的疫情监视,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对上感、鼻咽炎、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的疑病似病人均应给予足量的磺胺嘧啶治疗,疗程5天。   (二)菌苗预防 我国普遍采用A群夹膜多糖菌苗预防接种,保护率达90%以上,副作用少。流行前皮下注射1次,剂量为25~50mμg,接种后5~7天出现抗体,二周后达到高峰。国外制备A群,C群或A~C群双价高分子量多糖菌苗,一次皮下注射50μg后可获得杀菌抗体,使发病率减少90%。但B群菌苗迄今尚未研制成功。   (三)药物预防国内仍采取磺胺药作预防。对于某些有本病流行的机构团体或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成人每日2g,儿童75~100mg/k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共3日。有人主张在耐磺胺药地区口服利福平,成人0.6g/日,儿童10mg/kg/日,连服2天。利福平预防作用好,但易产生耐药性。也有主张利福平与二甲胺四环素合用,可使带菌率降至零。其次可用2~3%黄连素、0.3%呋喃西林液,1:3000杜米芬,0.25%氯霉素液滴鼻或喷喉。每日2次,连3日。亦有人主张对A群流脑密切接触者,可采用头孢三嗪2g一次肌注射。方法简便,效果优于利福平。   (四)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减少大型集合和大的集体活动,居室开窗通风,个人应勤晒衣服,多晒太阳避免到拥挤公共场所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07     标题: 广西预防医学2002年10月第8卷第5期

       一起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 节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危害极其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引起流行的流脑菌株90%以上是A群[1]。80年代我国A群脑膜炎多糖菌苗推广使用以来,流脑得到有效控制,1985~2000年的资料显示,流脑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2]。近年来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病例在我国时有出现,但引起暴发或流行的报告在国内罕见。2002年1~3月广西柳州地区来宾县良塘乡发生了一起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局部暴发,现报告如下。   1疫情调查情况   1.1疫区概况来宾县位于广西中部,辖24个乡镇,总人口98万,湘桂铁路、322国道过境。疫点良塘乡共10个村,78个自然屯,人口3.6万,距离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该乡1月份无大规模人口流动,但在1~3月期间时常出现阴雨天气,气候较为潮湿。全乡共有中学2所,小学11所,其中病例所在良塘乡第一中学(简称“一中”)和乡中心小学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在校学生共计2332人。这两所学校均存在教室人口密度大(中学每班学生80人左右)、天冷关窗致通风不良、宿舍阴暗潮湿、室内卫生及个人卫生均差的现象。该地区近20年来已无流脑流行。疫情发生前1个月(2001年12月)约有30%的学生接种过A群流脑疫苗。   1.2流行特征   此次疫情共发病14例,全乡罹患率40.00/10万,死亡3例,病死率21.4%。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8~19岁。发病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年1月13日~2月1日,第二阶段为3月1~6日。在第一阶段中,发病11例,死亡2例。时间分布为1月13日1例、18日1例、23日1例、24日2例、25日1例、28日2例、31日1例及2月1日2例。从2月1日至24日,学生放寒假离校。2月25日,学生返校开学,发病进入第二阶段,出现病例3例,死亡1例,其中3月1日1例、6日2例。   第一阶段的11例病人中,除1例为该乡新江村毛江屯小学学生外,其余11例均为乡一中的学生,分布于该中学全部年级的10个班(全校有3个年级、21个班)。第二阶段的3例病人中,除1例为该乡来国村的19岁农民外,2例均为乡中心小学学生,这2例患儿不同年级和班级,但居住在同村同屯。全部病例家庭分布于该乡的8个村、11个自然屯。 .....   1950~1995年广西流脑疫情的主要流行菌群为A群[3]。1995年广西健康人群调查结果显示,在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脑膜炎奈瑟氏菌带菌分别以A群(49%)和B群为主57%),而C群带菌者分别占流行区和非流行区带菌者的3.6%和10.7%[3]。此次由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流脑局部暴发在广西乃至全国均属罕见。引起此暴发疫情的C群脑膜炎双球菌是由外地输入还是由当地的弱势菌群转变成优势菌群所致、其影响因素如何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08     标题: 暴发型流脑1例

北京儿童医院PICU 王雷 病历摘要   患儿男,2岁,因“发热1天,皮肤淤斑8小时,伴抽搐3次”入院。   入院前1天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T 39.1℃,8小时前皮肤出现淤点,并迅速增多,扩展至全身,融合成片。期间抽搐3次,表现为全身对称性发作,数分钟后缓解,抽搐后患儿神志恍惚,精神差,面色苍灰,发绀;无呕吐,腹泻。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故转我院。在急救室患儿面色苍灰,发绀,肢端凉,无尿,血压69/37 mmHg。给予静点青霉素、头孢曲松、地塞米松、抗感染及抗炎,并纠酸、扩容共30 ml/kg晶体液,并给予多巴胺,血压回升后收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   个人史、既往史和家族史均无特殊,无流脑疫苗接种史。   入院查体 患儿神志模糊,面色发绀,呼吸急促58次/分,三凹征阳性,无脱水貌,皮肤可见大小不等暗红色边缘欠规整的淤斑,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融合成片(图1)。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颈抵抗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58次/分,肝脏肋下5 cm,肠鸣音消失,肌张力不高,四肢末梢凉至腕、踝,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4~5秒(正常<2秒)。胃管内吸出50 ml咖啡样液体。   实验室检查 血气 pH?7.199,PaO2 39.8 mmHg, PCO2 40 mmHg,HCO3- 15.1 mmol/L,剩余碱(BE)-11.4 mmol/L;血WBC:28.7×109/L,N 70%,血小板记数(PLT)80×109/L,C-反应蛋白(CRP)248 mg/L。尿素氮(BUN)15.1 mmol/L?肌酐(Cr)201 μmol/L。淤点涂片:革兰阴性双球菌;血培养:阴性。凝血三项:凝血酶原时间(PT)38.2 秒(参考值11~15 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76.1 秒(参考值28~45秒);纤维蛋白(FIB):0.91 g/L(参考值2~4 g/L);抗凝血酶Ⅲ(AT-Ⅲ)40%;D-二聚体 >Max。肿瘤坏死因子(TNF)-α 36.9 ng/ml(参考值<8ng/ml)?乳酸7.2 mmol/L;血菌体抗原(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A和B族链球菌)阴性。   入院诊断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混合型)、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胃肠衰竭、DIC)、失代偿性混合性酸中毒。   治疗经过 给予青霉素及头孢曲松抗感染,氢化可的松3 mg/kg.d分3次给药,共3天,丙种球蛋白1.0 g/kg×2天;扩容(总量100 ml/kg,晶体液?胶体液=4?1);纠酸,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强心、改善循环;经鼻气道持续正压(NCPAP)呼吸支持;氨吡酮、磷酸肌酸(护心通)、生脉注射液等心脏支持;小剂量肝素(10 μg/kg/min)持续静点,针对DIC补充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大黄胃饲针对胃肠衰竭,甘露醇降颅压;同时维持内环境恒定及对症处理。经上述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24小时休克完全纠正,体温降至38℃;第3天加完全肠道外营养(TPN)支持;第5天撤NCPAP,患儿神志完全清醒;第6天开始加胃饲奶;第9天完全胃肠营养;第10日患儿再次出现高热39℃以上,CRP增高,血沉明显增快;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考虑是否有继发感染,更换抗生素,体温仍不退。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好,无感染中毒症状,查循环免疫复合物(CIC)38.3 RU/ml ?正常值<21 RU/ml?明显升高,考虑为暴脑的免疫反应期,于入院第16日加萘普生抗炎,第18日患儿体温完全降至正常,痊愈出院。   病例讨论   周涛 医师(PICU):该病例特点:①2岁幼儿,冬季发病,起病急,病程短。②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肤淤点、淤斑,短期内迅速增多,融合成片,伴有惊厥和意识障碍等颅高压的表现。③很快出现脏器灌注不良,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脑膜刺激征阳性。入院后同时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④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CRP明显增高,皮肤淤点涂片为革兰阴性双球菌。PT、APTT、FIB、D-二聚体、AT-Ⅲ异常。根据上述特征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脑,混合型)诊断明确;在暴脑的基础上除感染性休克和脑水肿外患儿相继出现心率增快、肝脏肿大、呼吸增快、低氧血症、少尿、血红蛋白尿和BUN、Cr增高,肠鸣音消失,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进行性下降,PT、APTT延长,FIB降低,D-二聚体增高,AT-Ⅲ下降,故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胃肠衰竭、DIC)诊断明确。   王雷 主治医师(PICU) 该病病原为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菌属,为有荚膜的、需氧革兰阴性球菌,其生长过程中以气泡的形式释放内毒素(见图2)。据菌体表面多糖抗原成分的不同,分为13个血清型,我国以A型多见,欧美国家B型为主,但近年我国B型有增加的趋势。侵袭型流脑主要见于婴儿,发病率(5.9/10万人群)远高于成人(0.4/10万人群)。该菌可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心包炎、关节炎,尤以脑膜炎、败血症多见。据报道,1/5病例仅有脑膜炎,1/4病例仅有败血症,60%两者均有(死亡率在9%~11%)。居住条件过度拥挤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异性淤斑和感染证据可助确诊,但1/5病例并无淤斑。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有助于脑膜炎型的诊断,但病程早期可能尚未改变。早期抗体无变化,但复查抗体滴度上升可助诊断。血、脑脊液细菌培养和镜检敏感度高,但最简便且敏感的检查为新鲜淤点压片找菌。其他检查包括血、脑脊液的抗原检测(可在抗生素使用后检测),但可与其他细菌发生交叉反应。早期PCR技术检测该菌的DNA为诊断的金指标。   钱素云 副主任医师(PICU) 该病为危及生命的重症感染,病程进展急骤,病儿可从轻症或无特异性表现到出现完全衰竭仅用数小时,防治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本病的流行季节多从冬末开始,2~4月份达高峰,5月份后明显减少。易感人群大部分为5岁以内的幼儿,高峰年龄在6~12个月。几乎所有的病人均以发热起病,伴或不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幼儿易出现惊厥,往往在发病数小时后出现皮肤淤点、淤斑,多在肩、肘、臀部等身体受压部位,也可出现在口腔黏膜、结合膜处。皮疹初期可为充血性的,也可为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迅速扩大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边界不清、压之不退色的淤斑。融合后的大片淤斑中央呈紫黑色坏死。皮疹越广泛,病情越重。20%的病人可以无皮疹。病人往往出现外周循环灌注差,皮肤苍灰,湿冷。严重者可有难以解释的心动过速,酸中毒,危重者反应差。故对冬春突然出现高热、精神差的幼儿要行全身详细检查有无皮疹,了解末梢灌注的情况,遇有皮肤苍灰、发绀、发花、尿少、神志淡漠的病人要注意血压、大动脉搏动、CRT和心率,并进行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的检查,以防止误诊、漏诊。   本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有三方面:①皮疹的鉴别,要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渗出性多型性红斑、胶原病等鉴别;②与其他严重的脓毒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鉴别,如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病人可有严重的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并伴有出血性皮疹,但皮疹一般为圆型,边界清楚,表面有水泡,基底较硬,不融合。③与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脑炎鉴别,如有特异性皮疹则易于区分,无皮疹者只能通过病原学检查协助诊断。   陈贤楠 主任医师(PICU) 暴发型流脑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与脑膜炎是否存在没有相应关系。因此,国内某些教科书将此病分为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和免疫反应期似欠妥;而暴发型中 “脑型、休克型和混合型”的诊断也不是以脑膜炎是否存在为依据。本例应诊为脑膜炎奈瑟菌性败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MOF)。所以其治疗的实质为严重全身性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故应强调整体综合性治疗,既要兼顾抗感染和炎症免疫调节,又要实行各脏器功能均衡支持。   我们在早期给予患儿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使其TNF-α水平很快降至正常,全身炎症反应得到控制,有人主张在休克第一步扩容后即应给予免疫治疗。病程第二周CIC检测证实了病人处于免疫反应期,给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有效。关于激素的使用仍有争议。激素的应用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对存在脑膜炎和深昏迷患儿,主张在首次抗生素应用前15分钟给予激素,如地塞米松0.3~0.5 mg/kg.d?共用2~3天,可减少听力损害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同时治疗脑水肿。②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则给予激素生理性补充疗法,本例用氢化可的松2~3 mg/kg·d,分3~4次给予。   脏器功能的支持:①抗休克:及时、足够量的液体复苏至关重要,总扩容量可达100 ml/kg,要给予一定量的胶体液。我们PICU首选新鲜冰冻血浆,还可用羟乙基淀粉。容量复苏后,血压不理想者,可给予升压药和扩血管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和硝普纳结合应用。②呼吸支持:早期目标性呼吸支持,提高动脉氧合水平,减少呼吸功可降低此症病死率。我们常给予NCPAP支持,如病人频繁抽搐、呼吸节律不整可及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③心功能支持:任何感染性休克均有心功能的受累。与其他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相比,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者尽管心脏充盈压正常,但心输出量低,故对心功能的支持很重要。如心搏指数下降,可给予多巴酚丁胺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④DIC的治疗:肝素能抑制血管内凝血三个阶段的过程,我们应用普通肝素5~10 U/kg.h持续静点,同时在血小板低于5万和凝血因子缺乏时,补充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以补充DIC过程中消耗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维持PT、APTT在正常值的1.5倍,临床无高凝或低凝表现。上述肝素用法即使在低凝期也未见出血加重。部分严重病例出现大面积紫癜和对称性肢端坏疽,可与DIC严重度无关,而与血管炎致栓塞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着和渗透性增高有关。⑤内环境稳定与脑水肿:原发病恶化和脑水肿加重均可引起临床病情剧变,两者难以鉴别。近年来发现,此类病人低钠血症发生率高,后果严重甚至死亡。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和机体保钠/排钠机制失衡有关。传统的常规静脉维持液体张力偏低,似以等张和略低于等张液应用为宜,并需加强内环境动态监测。⑥胃肠功能支持:胃肠衰竭时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内正常菌群和屏障功能。大黄可有效地改善胃肠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可用制大黄, 用法:儿童 3g?婴幼儿1.5g?每天1次,胃管给入。⑦肾脏功能的保护:监测尿量、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出现严重肾衰时可进行床边血液净化治疗。关于血液净化治疗对内毒素和炎症因子的清除作用目前仍有争议。⑧营养代谢支持:感染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常出现营养不良,影响免疫功能,故在急性期3天后开始营养支持。应尽量利用胃肠功能给予肠内营养,不足部分用静脉营养补充。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10     标题: 让宝宝远离流脑

  冬春季节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了解一些疾病知识,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治疗,对孩子的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流行性脑膜炎是冬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多见于儿童。流脑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应引起家长的高度关注。流脑高发季节,对宝宝加强防护,让宝宝远离流脑。   初始症状,类似感冒   冬春季节是流脑的多发期,2—4月份达到发病高峰,5月份迅速下降,6—10月份发病处于最低水平。冬春季室内活动多于户外运动,人们之间接触频繁密切,流脑易传播和扩散。同时受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孳生,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形成了感染流脑的诱因。   流脑的感染起自鼻咽部,然后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最终到达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因此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最初的症状表现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数小儿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随之病人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征,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这时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患儿烦躁不安,睡中尖声喊叫或嗜睡,神志恍惚,往往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暴发流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死亡。还有一种轻型流脑,较多见流行后期,起病较缓,病势亦轻,发热不高,神志清楚,亦无瘀斑,仅为鼻咽炎症状,有少量小的出血点。   飞沫途径,造成传染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已具有传染性,因此应该早期隔离病人。带菌者分为恢复期带菌和健康带菌,恢复期带菌者为大部分病人,病后鼻咽部排菌不超过三周,约有10%—20%的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仍排菌,极少数病人排菌可达数月。健康带菌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因为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将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两岁以下婴儿来说,很容易被传染。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注意卫生,做好预防   脑膜炎双球菌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消毒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杀灭。冬春季节应勤换衣被,经常开窗通风,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玩耍,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戴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幼儿园、学校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黄链素溶液滴鼻、喷喉,每天2次,连用3天。中草药用藿香、佩兰、板蓝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旦发现流脑病人要立即隔离治疗。通过多年观察,流脑菌苗保护率为80%以上,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注射吸附流脑菌苗。菌苗应用于6个月—15岁儿童,初免年龄从6月龄开始,6—12月龄婴儿用30mg剂量,初免2针,间隔3个月,在2、4、7、10岁龄时用此剂量各复注射一针,初免及复种均于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10     标题: 抵抗流脑ABC

  最近,各地传出流脑的疫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有孩子的父母亲。有一些读者来信询问什么人最有可能感染流脑,怎样早期发现流脑病人;还有人问流脑疫苗应该怎样注射。在这里,我们请有关专家回答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   A 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   由于人群对脑膜炎双球菌普遍易感,所以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流脑。不过,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成年人则已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经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因此,相对而言儿童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流脑全年均可以发病,但又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其中3月至4月为高峰期。人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随着人群免疫力下降和新的易感者的逐渐增加,使得流脑呈周期性流行,一般每3~5年有一次小流行,7~10年有一次大流行。但目前由于人群普遍接种了流脑疫苗,这种周期性已不明显。   B 及时发现谨防病情恶化 流脑的发病很急,如果注意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发病迹象。例如有些孩子感染了病菌之后会出现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婴幼儿可能有哭闹、烦躁、不肯吃奶或昏睡等表现,还有些患儿的皮肤、口腔黏膜或眼结膜等处会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带其去医院请医生诊治,以防病情发展恶化。   C 免疫程序各地可以不同 预防流脑的关键措施,一是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应观察7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在发生流脑的地区,儿童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同时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二是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及时给孩子接种流脑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同地区的免疫程序有可能不同,各地区的卫生防疫部门会根据本地区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当地的免疫措施。以北京地区为例,注射流脑疫苗的程序是:6月龄至3岁的婴幼儿基础免疫注射第一针,第二年加强免疫注射第二针。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若某地流脑发病超过15/10万,可以视为流脑开始流行的信号,须进行大规模应急接种。        小常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多少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颈项强直,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若救治不及可危及生命。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11     标题: 流脑的诊断标准

  一 流行病学史   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内,儿童患病者最为多见。有些患者在发病前7天有明显密切接触史。   二 临床表现    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    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疱疹。    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    皮肤、粘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常凝视。    呼吸快慢及深浅不均或呼吸暂停。    幼儿发病多不典型,常见高热、呕吐、嗜睡外,还多见极度不安与惊厥、拒乳、尖叫、腹泻、咳嗽,双目凝视、颈项强直和布氏征阳性,其他脑膜刺激征可能缺项。前囟闭乾多见隆起,呕吐频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现囟门下陷。   三 实验室诊断   血象:白细胞数显著增高,最高可达4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   疑为流脑者应做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CS)压力常增高达1.96kPa以上;典型病例CS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增多,可达每升数亿,以多形核细胞为主;蛋白质显著增高,可达1-5g/L;糖量常低于2.22mmol/L,氯化物也稍降低。CS涂片可在中性粒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从病人CS或急性期血液分离到流脑。   从病人急性期血清或尿或CS中检测到流脑群特异性多糖抗原。   检测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以PCR检测到病人急性期血清或CS中流脑的DNA特异片段。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11     标题: “流脑防治”详实资料

  作者简介:魏承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部腹泻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常务理事、旅行医学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总编辑、国际流行病学协会会员。   节选:   1 2 脑膜炎双球菌的血清群及菌群变迁    1950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命名委员会曾讨论,决定根据群特异性荚膜多糖体(CPS)的不同将脑膜炎双球菌分为A、B、C、D4个群,1961年在荷兰又发现3株新血清群,暂称为X、Y、Z群,1968年又发现3株新血清群,命名为Bo、29E、W135,后又发现Bo群与C群有相似之处。目前国际上将流脑菌共分成13个血清群,即A、B、C、D、X、Y、Z、29E、W135、H、I、K、L群等。1974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采用凝集吸收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方法,确定了我国脑膜炎双球菌的7个新血清群,并用此新血清群标准诊断血清,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菌群分布的调查,目前已肯定我国脑膜炎双球菌共分11个血清群,即A、B、C、1889(Y)1、1890(H)、1892(29E)、319(W135)、1486(I)、1811(K)、1916(X)。可能还存在其他新的血清群。此外,还对各群脑膜炎双球菌进行分型。例如用细菌素可将B群分为32个型,C群分为11个型等。关于菌群的变迁方面,根据国外报道,脑膜炎双球菌是不断变迁的。例如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流行菌群为A群。1942年后A群逐渐减少,B群逐渐增加。1964年后A群病人绝迹,转为B群占优势。1967年后C群增多,至1968年C群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而B群少见。迄今美国仍以C群为主,B群只占一定比例,A群少见。而非洲及中东各地近年来仍然是A群菌引起严重流行。我国从1966年以来绝大部分地区的发病主要为A群。但个别地区报告B群有上升趋势,如1974年福建省曾报告从流脑病人分离的8株菌中,有6株是B群,C群和A群各占1株。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流脑的流行总与人群免疫水平及菌群或型的变迁有关。有人报告,在流脑流行时往往只由1个主要血清群引起,而在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时,则可有数个菌群同时并存。 ... 3 流行特征 3 1 流行概况 流脑是一个古老的传染病,也是一个世界性疾病。我国近几十年来大约经历了数次大流行,如1937~1938年、1948~1949年、1959~1960年、1966~1967年及1977年等,均发生过流脑大流行。从国外流行情况看,在一般交通便利的城镇居民中大约每3~5年出现一次小的流行,8~10年出现一次大的流行。美国1915~1947年流脑发病资料亦表明3~5年一次小的流行,8~10年一次大的流行。了解此种规律性对于预测流脑流行和流脑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流脑发病差异很大。一般大城市发病较少,中小城市、城镇发病较多,偏僻农村、山区如有传染源介入,则常引起暴发性流行。我国自1967年发生流脑较大流行后,一度曾出现下降趋势,但1974年以后似又有上升势头。但总的来看依然是3~5年出现一次小的流行,8~10年出现一次大的流行,而且同一地区各地发病也很不平衡,即使在散发发病水平,亦可出现局部流行。目前全世界每年约发生35万例以上的流脑病例,以非洲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亚洲,中国属于亚洲高发国之一。非洲的布基纳法索自2002年1月1日至4月28日已向WHO报告了11899例病人,其中1368人死亡,病死率11 5%,尼日尔截止到2002年4月21日,已向WHO报告3518例患者,其中308例死亡。埃塞俄比亚自2001年9月暴发流脑至2002年4月3日的半年时间内,已向WHO报告流脑3540例,其中166例死亡,病死率4 7%。据该国卫生部透露,全国约一半人口面临感染的威胁。加纳自2002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3个月中,已向WHO报告1407例患者,其中190例死亡,病死率14%。多哥在2002年1月日至3月7日的2个多月内,已向WHO报告发病589例,其中95例死亡,病死率16%。从上述诸国的发病近况,已可见其严重程度了。我国流脑的发病与死亡水平虽较既往有明显下降,但总的趋势仍不容乐观,1995年报告6167例,死亡371例,病死率6%,1996年与1997年情况相近,发病与死亡率分别为6167例、4979例与344例及291例,病死率分别为5 6%和5 8%。 3 2 年龄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5岁以下为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由于各年龄组人群免疫水平不同,发病的年龄分布也可有较大的差别。例如某市非流行年0~4岁占66%~88%,5~9岁占6%~16%,而流行年0~4岁只占33%,5~9岁占35%,说明流行年高年龄组儿童和成人发病率升高,可能是由于菌群或型的变迁以及易感人群的积累所致。由于婴幼儿流脑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故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3 3 季节分布    从多年来国内外资料分析,流脑发病季节总是基本一致的,较其他传染病都稳定。一般自头年7月至次年6月划为流脑一个流行年度,共分4个时期:间歇期(或称稳定期)7~10月、流行前期(或称先兆期)11~1月、流行(或称高峰期)2~4月、流行后期(或称下降期)5~6月。每年流行期(2~4月)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0%~90%,其中3~4月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43%~63%,且流行程度不同的年份,流行期病例数比重亦不同,流行年此时期的病例数比重远较非流行年为多。例如某地1967年为流行年,该年流脑发病率为349 85/10万,2~5月病例数占全年93 8%,1962年为非流行年,该年发病率为0 87/10万,2~5月病例数只占全年56 1%,因此,流行年病例数的增多主要是在流行期,压低流行高峰对于降低流脑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14     标题: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研制及应用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新近研制成功并生产的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双价多糖疫苗,于2001年12月份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该疫苗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独立开发和生产,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目前在国内独家生产。本品系用A群及C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培养液,经提纯获得A群及C群多糖抗原并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的多糖疫苗,该疫苗的质量标准完全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制品规程》的标准,并且经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其质量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程的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点   1. 菌群漂移现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引发流脑的病原菌脑膜炎球菌可分为A、B、C、X、Y、W135 等12个血清群,其中A、B、C群引发的流脑病占90%以上。流脑的流行由不同的菌群交替轮换所引发,如美国在1945年以前为A群流行,1960年以后以B群为主,1967年以后转为C群流行;目前非洲、中东等流脑高发区主要由C群引起;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以A群流行为主,但近年来由C群引起病例时有发生,局部地区还发生爆发性流行,病死率极高。   2. 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每年在冬春季流行,发病常在3、4月份达高峰。在一定周期内出现流行高峰,我国有记载共发生5次全国大流行,分别出现在1938、1949、1959、1967及1977年,即每8-10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3. 侵害人群广   流脑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主要侵害对象为儿童及青壮年,且成人的病死率高。   4. 耐药株引起的流行使临床治疗十分困难   由C群引起的局部流脑流行主要由耐药株所引发,治疗流脑的特效药磺胺类药物很难发挥很好的作用,导致病死率的升高。   二、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策略   由于脑膜炎球菌菌群的漂移现象及流脑周期性发生流行的特点,以及侵害人群广及耐药株引起的流行使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现状,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最佳策略是采用多价多糖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国外发达国家使用的主要为A+C群二价疫苗(B群多糖对人体无效,主要研制外膜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其次为A、C、Y及W135四价疫苗。国内自80年代初使用A群流脑多糖疫苗至今,A群流脑球菌引起的疾病已很少见,由于近年来C群在国内引起局部爆发性流行且病死率极高,国际上近年的流脑流行也主要由C群引发,改革开放后国内外的交往日益频繁,由国外传入而引起流行的可能性也同时存在,因此使用A+C群流脑多糖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十分必要。   三、国内外研究及生产现状   69~70年美国首先研制出A群和C群流脑多糖疫苗,经在美国、埃及等地的现场试验证明保护率可达89.15%, 随后制备出A+C群流脑多糖疫苗。1984年Ambrosch等制备出A、C、W135和Y群四联流脑多糖疫苗, 经证明使用后各群的血清阳转率分别达到92.5%以上。目前欧美各国主要使用A+C群二联多糖疫苗。我国于80年开始生产A群流脑多糖疫苗并广泛使用至今, 预防效果可达90%左右, 极大的降低了流脑的发病率。   我所于1994年立题开始进行A+C群流脑多糖疫苗的研制,1994-1998年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1998年11月通过了新药临床研究的审评;1999年12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临床观察批件;2000年12月该疫苗的生产车间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并获得证书;2001年3月通过了新药证书的申报及进行生产的申请;2001年12月获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文号;该产品于2002年3月开始上市销售。我所为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该药、首家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的单位,目前是唯一在国内获准生产该疫苗的单位。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专家和采购专家今年6月到我所对该药的研制过程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现场考核和评估,认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目前世界上可大规模生产这种疫苗的两个厂家之一(另一为法国巴斯德-梅里厄研究所),并将该疫苗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采购清单,出口前景非常广阔。   四、"兰生"牌A+C群脑脊髓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特点   1. 有很好的免原性(保护效果)及免疫持久性   经过Ⅱ-Ⅲ期临床观察,2岁以上儿童接种1针后一月的血清杀菌抗体阳转率,抗A群脑膜炎多糖球菌为96.59%,抗C群脑膜炎多糖球菌为92.15%;免后一年的血清杀菌抗体水平(阳转率),抗A群脑膜炎多糖球菌仍可达到90.91%,抗C群脑膜炎多糖球菌可达到90.08% 。2岁以下儿童接种1针后一月的血清杀菌抗体阳转率,抗A群脑膜炎多糖球菌为68.60%,抗C群脑膜炎多糖球菌为69.77%;免后半年的血清杀菌抗体水平与免前仍有显著性差异。证明该疫苗是有效的并且有很好的免疫持久性。   2. 有很好的安全性   经过Ⅰ期及Ⅱ-Ⅲ期临床观察共有428名9月龄到13周岁儿童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其中只有3名儿童在接种后出现发热反应,且反应在接种后48小时自行消失,经跟踪观察未出现长期的不良反应,证明该疫苗是非常安全的。到目前为止已使用200多万人次,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进一步证明该疫苗是安全的。   3. 质量标准高   该疫苗的质量标准完全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制品规程》的标准,并且经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其质量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程的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 生产标准高   该疫苗的生产车间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GMP证书,生产厂房及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标准,整个生产过程完全按照GMP的要求进行。该疫苗的单批生产规模达800立升,培养工艺及多糖纯化工艺均为我所独立创新,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单位产量高、纯度好。   5. 使用方便   一针免疫后即可获得很好的保护效果,保护效果可持续3年。   五、社会效益及疫苗使用情况   1. 社会效益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有效的预防由A群及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我国自60年代以来流脑的的流行主要由A群脑膜炎球菌引发,国内于80年代初研制出单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并迅速推广使用,近年来由A群脑膜炎球菌引发的疾病已很少见,但由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明显增高,局部地区发生爆发性流行。2002年1-3月广西局部地区发生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爆发性流脑流行,病死率很高,经紧急接种我所生产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基本遏止了该地区的病情。目前该疫苗在我国已开始大面积使用,并且可能全面取代目前使用的单价流脑多糖疫苗。将会对预防由A群及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使用该疫苗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很难用货币价值来衡量。   2. 疫苗使用情况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自2002年3月份正式投放市场至今已累计使用5000万人份,除北京、上海、天津、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区未使用外,该疫苗的使用已覆盖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安徽疫情发生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紧急向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订购疫苗用于应急接种。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5-2-25 13:18     标题: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生产商】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通用名】流脑疫苗

【英文名】Specification for Group A+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产品类别】流脑疫苗

【成分名称】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10092

【执行标准号】国药准字S20010092

【生产批号】

【规格】本品规格为每安瓿或小瓶100ug(1人用剂量),含A群及C群多糖各50ug。

【型号】

【保存/储存】2-8℃避光保存和运输,有效期2年。在盒签(或瓶签)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适用对象】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在流行区的2岁一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

【使用说明】(1)启开疫苗瓶后,按标示量加入所附PBS(O.5m1),摇匀立即使用。 (2)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消毒后皮下注射。 (3)剂量:每次100ug(O.5m1)。 (4)免疫次数:一次。接种应于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三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不良反应】本疫苗使用后。偶有短暂发热,局部稍有压痛感,一般可自行缓解。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

【使用禁忌】(1)癫痫、抽风、脑部疾患及有过敏史者。(2)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3)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检查安瓿或小瓶,如瓶子有裂纹,瓶塞松动或瓶内有异物者,不得使用。 (2)每一瓶(安瓿)制品溶解后,应按规定剂量一次用完。

【产品特点】

【功能/主治】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及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作者: 楚枫    时间: 2005-2-25 14:29

好资料,谢谢你们啦!


作者: 一蓑烟雨    时间: 2005-2-25 16:10

多谢洋子
作者: 1234567qqq    时间: 2005-2-27 10:40

very good!
作者: lzp680430    时间: 2005-2-28 08:23

谢谢,顶.


作者: 歪歪树    时间: 2005-3-1 11:04

很好那,谢谢
作者: xpcdc    时间: 2005-3-4 15:21     标题: C群脑膜炎球菌病的预防和控制--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建议

C群脑膜炎球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疑似爆发的评价和管理,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建议

概述

自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美国C群脑膜炎球菌病(SCMD)爆发越来越频繁,为了控制爆发,疫苗的使用量随之增加。爆发以同一机构或同一社区人群发病高为其特征。通过监测和计算罹患率,公共卫生官员能够发现SCMD爆发,并作出是否采取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措施的决定。本报告阐述了疑似SCMD爆发评价和管理的十个步聚,其原理同样适用于A群、Y群、W-135群的疑似爆发。在绝大多数社区和机构的爆发中,人群药物预防(如抗生素使用)未显示出效果。然而,对范围较小的人群爆发,可以考虑给所有人进行药物预防。目前,由于在美国大多数脑膜炎球菌病的监测系统中,血清分型的信息不完整,同时,SCMD病例和爆发也较少,某些建议的有效性难以得到证实。

介绍

自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美国C群脑膜炎球菌病(SCMD)爆发越来越频繁,为了控制爆发,疫苗的使用量增加。1980—1993年共发现21起SCMD爆发,其中1992-1993年8起[1]。 在20起爆发中,每起疫情涉及的病例数为3至45例,大部分爆发的罹患率超过10/10万,约为正常流行水平的20倍。1981-1988年,仅有7600 份脑膜炎球菌疫苗用于4起爆发疫情的控制,然而,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为应对8起爆发疫情共使用了18万份疫苗。

开展人群疫苗接种预防脑膜炎球菌病取决于1例以上的病例是否表明是一起爆发或异常聚集性病例是否提示为脑膜炎球菌病的地方性流行。由于爆发的病例数通常较少,对疾病发生的模式不进行评价和分析,很难做出决策。人群疫苗接种代价大,需做大量工作,并且会产生不必要的公众担忧。然而,人群疫苗接种确实可以预防不必要的发病和死亡。本报告为公共卫生工作者(如州、地方卫生部门的流行病学家)提供了是否采取人群疫苗接种措施以预防脑膜炎球菌病的指南。

背景

脑膜炎球菌病是由奈瑟氏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感染。脑膜炎球菌病通常表现为脑膜炎和/或脑膜炎球菌血症,后者可快迅进展为暴发性紫癜、休克和死亡。奈瑟氏菌脑膜炎是由呼吸道分泌物经人与人传播的,携带脑膜炎球菌的人通常是无症状者。

流行情况

美国SCMD的发病率每年维持在大约0.5/10万[2],绝大多数为散发病例,与其他SCMD病例没有流行病学联系。在原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有时会发生继发病例和同源病例,但这样的病例很少,主要原因是对密切接触者采取了药物预防措施[3]。

爆发控制

SCMD爆发与正常流行水平SCMD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爆发以同一机构人群、同一社区而没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发病高为其特点。使用本指南,公共卫生官员可以发现SCMD爆发,决定是否采取疫苗接种措施。对大年龄儿童和成人,疫苗可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脑膜炎球菌疫苗被推荐用于SCMD爆发的控制。

因为疾病发生的模式难以预料以及病例数较少,疫苗用于控制SCMD的效果很难进行评价。然而,最近在美国发生的3起爆发中,采用了疫苗接种措施,额外的病例均发生在应接种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中[1],提示疫苗接种措施预防了其他病例发生的较大可能性。

爆发环境

美国SCMD爆发发生在机构和社区中。评价社区爆发的疫苗效果更加困难,因为社区人群年龄差异大,不同年龄组人群发病和疫苗效果不一样。因此,对机构爆发和社区爆发的评价和管理应分别对待。

定义

本报告使用了如下SCMD病例定义及一些其他定义[4]:

病例定义

SCMD确诊病例:指从符合临床表现病人的无菌部位(如血液或脑脊液)中分离出C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

SCMD可能病例:指从符合临床表现病人的脑脊液中检测到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乳胶凝集或对流免疫电泳方法)。

密切接触者

1)家庭成员;2)护理人员;3)直接暴露于病人口腔分泌物的人员(如,口对口复苏或接吻)。

原发病例、继发病例和同源病例

原发病例:发病前没有同其他病例的密切接触史。

继发病例:与原发病例发病后24小时及以上时间有密切接触者史的病例。

同源病例:一批密切接触者中发生2例或2例以上病例,发病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这些病例可以被认为是一批同源病例。

机构和社区爆发

机构爆发:在3个月及小于3个月时间内,一个机构内互相之间无密切接触的人群中发生3例或3例以上SCMD确诊或可能病例,初始罹患率至少达10/10万。如果有密切接触者,应对其进行预防服药。近来,爆发主要发生在学校、大学和教管所等机构中[1]。对机构爆发调查也许会发现病人之间更多的关联,而不象最初报告的那样。例如,一起学校爆发的调查表明所有的病人都曾乘坐过同一辆校车[5]。

社区爆发:在3个月及小于3个月时间内,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互相之间无密切接触、不属于同一机构的人群中发生3例或3例以上SCMD确诊或可能病例,罹患率至少达10/10万。社区爆发可发生在乡镇、县和市[1]。机构和社区爆发有时可同时发生,就会使两者的区分变得非常复杂。

危险人群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同一人群或美国一般人群疾病发生模式相比,SCMD发病高的人群称为危险人群,通常指某机构内的人群或某社区的居民。危险人群是计算疾病罹患率的分母。

疫苗接种对象和爆发的季节性

指定为接种疫苗的人群被称为疫苗接种对象。有时,疫苗接种对象就是高危人群,有时也有不同。在大学的机构爆发中,所有病例都是大学生而不是研究生、教职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大学生就是疫苗接种对象。社区爆发中,病例通常发生在一个较窄的年龄组人群中(如仅发生小于30岁的人群中)[1],因现有疫苗对小于2岁的儿童保护效果不好,疫苗接种对象通常不包括这些儿童,而是2-29岁的危险人群。

在不同季节,美国脑膜炎球菌发病水平不同,其中2月、3月最高,9月最低[2],流行季节前和流行期间接种疫苗(如秋天和冬天)比低流行季节(如春天和夏天)接种效果更好。

建议

以下关于疑似SCMD爆发评价和管理是根据美国SCMD爆发的经验,其原理同样适用于疫苗可预防的A群、Y群和W-135群引起的爆发。

l 建立SCMD的诊断。仅确诊病例和可能病例被用于疑似爆发的描述,应排除不符合定义标准的病例。

l 对适合的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预防服药针对密切接触者,非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对预防社区爆发无效,通常不推荐。口咽部或鼻咽部培养出奈瑟氏脑膜炎球菌对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服药和开展疑似爆发调查没有意义[3]。

l 加强监测,保存菌株和查阅历史文献。许多州、地方卫生部门依赖脑膜炎球菌的被动监测,但被动监测的病例报告不及时、不完整。疑似SCMD爆发时,应要求报告部门提高警惕,发现新发病例时,应立即报告。所有的分离菌株应送当地或州指定的实验室,直到调查结束。菌株的及时寄送可以保证做到分型和其他分型方法的应用。

确诊病例和可能病例都应有奈瑟氏脑膜炎球菌的分型结果。在美国,分型信息和所有病例都要报告。为了进行分型,卫生部门实验室应支持那些通常不进行脑膜炎球菌分型的实验室。

公共卫生官员应查阅同一人群或具有可比性人群以及本州不同地区的既往脑膜炎球菌发病率及分型专率,与正在进行评价的人群发病情况进行比较,以描述其波及范围和爆发的程度。

l 调查病例之间的联系。 除了人口学资料外,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应收集与SCMD病例有关的其他信息(如与其他病例接触、就诊、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和机构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发现继发和同源病例,也可以帮助明确危险人群。

l 分析菌株型别。使用诸如多位点酶电泳或者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奈瑟氏脑膜炎球菌的分型,对判断是否为一起爆发有意义。爆发通常由相同的菌株引起。分型资料可帮助发现爆发的菌株以及更好地明确爆发的范围。如果菌株是不同型别,那么这些病例并不表示是一起爆发。尽管分型很有意义,但耗费时间,并且只能在参考实验室里进行,有时结果也很难解释,因此,对爆发采取控制措施不能等待实验的结果,应及时组织开展。

l 去除继发和同源病例。计算初始罹患率(Primary attack rate)应包括所有确诊病例和可能病例,不包括继发病例,一批同源病例只算1个病例。计算初始罹患率的目的是描述一般人群的发病危险和明确总的发病情况是否增加,相关病例(如继发和同源病例)不应包括。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继发和同源病例只是病例向其1个及1个以上密切接触者的直接传播,与正常的流行相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患脑膜炎球菌的危险是总人群的500-800倍,因此,建议对这些人群进行预防服药[3]。继发和同源病例较少发生,在美国只占爆发相关病例很少部分。

l 明确是机构爆发还是社区爆发。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病例之间的联系。潜在的联系可能是机构性质的,如所有或大多数病例在同一地点就诊、同校、同运动队或同俱乐部;或从事了同一活动(如同乘校车)。或病例在同一地理区域(居住在同一城镇、县或市)。1980年至1993年上半年发生的21起爆发中,有11起(52%)为机构爆发,10起(48%)为社区爆发。11起机构爆发中,有8起(73%)发生在学校[1]。如果病例属于同一机构,爆发就称为机构爆发,反之,可以认为是社区爆发。

l 明确危险人群及大小。机构爆发的病例是通过同一机构而相互联系,而不是在同一社区,危险人群就是同一机构的人群。例如,如果病例之间的联系仅是同一学校,那么高危人群就是学校的所有人群,有关机构人群的大小应从官方渠道获得。社区爆发的病例有生活在本社区而无同一机构的联系。特定社区是指包括所有或几乎所有病例的最小的地理上相连续的区域,危险人群通常是邻近地区、同城镇、县和市的人群,人群大小可从人口普查资料中获得。

l 计算罹患率。不管是机构爆发还是社区爆发,如果在小于或等于3个月期间内(从第1例确诊或可能病例开始计算),发生3例及3例以上SCMD病例,应计算初始罹患率。由于病例通常较少以及脑膜炎球菌病的季节特征,罹患率不能按照年度计算。下列公式可用于罹患率的计算:

罹患率(/10万) = [(3个月期间SCMD的确诊和可能病例数)*/(危险人群数) ]x 100000

如果罹患率超过10 /10万,应考虑对危险人群接种疫苗。**

决定是否采取疫苗接种措施的实际罹患率标准是不同的,公共卫生人员应考虑下列因素:1) 监测资料的完整性以及无细菌学或分型信息的可疑病例数;2) 疑似爆发发现后再发病例的发生情况(例如,如果爆发病例在前2个月,并且没有其他病例再发生,疫苗预防其他病例可能性不大);3) 组织工作及经费的考虑。

l 选择疫苗接种对象。在机构爆发中,如果所有危险人群均为2岁以上,接种对象应是所有危险人群,如果大多数病人小于2岁,把小于2岁的病例排除后,若仍有至少3例病例,罹患率应重新计算,重新计算后,如果罹患率仍大于10/10万,应考虑给2岁及2岁以上的全部或部分危险人群接种疫苗。机构爆发中,疫苗接种还可包括一些非危险人群。例如,在学校爆发中,尽管所有病人均是学生,也可以考虑给学校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在社区爆发中,疫苗接种对象可是2岁及2岁以上的所有危险人群(如,2-19岁或者2-29岁年龄组),接种对象的年龄组应包含所有或几乎所有2岁及2岁以上病例的年龄范围。如果大部分病人是2岁以下,现有疫苗对2岁以下人群不能提供保护,计算罹患率时可排除2岁以下的病例。***

某些情况下,整个2岁及2岁以上危险人群可作为最适合的疫苗接种对象。例如,在一个城镇,病例为2岁及2岁以上儿童、29岁以上的成人,选择所有2岁及2岁以上人群作为接种对象最为合适。如果人群数量大,这种决策需要大量费用、人力,此时,选择最高罹患率年龄组人群作为接种对象更为合适。通过前面提供的公式可以计算年龄专率,分母是特定年龄组的人群(如2-19岁的人群),最近许多免疫接种规划选择2-19岁或2-29岁人群作为疫苗接种人群[1]。

C群脑膜炎球菌病疑似爆发评价和管理的十个步骤总结如下:

1. 建立SCMD的诊断;

2. 对适合的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

3. 加强监测,保存菌株和查阅历史文献;

4. 调查病例之间的联系;

5. 分析菌株型别;

6. 去除继发和同源病例;

7. 明确是机构爆发还是社区爆发;

8. 明确危险人群及其大小;

9. 计算罹患率;

10. 选择疫苗接种对象;

疫苗

现有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分别有1人份、10人份和10人份以上、50人份以上安瓿。50人份疫苗专为喷射注射器设计。有关疫苗和喷射注射器使用问题,可以联系CDC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办(电话:[404] 639-8257)[6]。

疫苗接种后,获得保护水平的脑膜炎球菌抗体需7-10天。疫苗接种10天之内发病者,不能认为疫苗免疫失败。

其他控制措施

在大多数情况下,采取人群药物预防(如对许多人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机构或社区爆发是无效的。大范围预防服药的缺点有:药品和管理代价大,保证大量人群同时服药存在困难,药物副作用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对大多数爆发来说,这些缺点超过了可能带来而未证实的效益。如果爆发涉及的人群范围小(如1个学校的小机构爆发),可以考虑对所有人进行预防服药。如果采取预防服药,所有人必须同时服药。在美国还没有有关限制旅行、关闭学校或大学、取消体育和社会活动以控制SCMD爆发的建议。

对社会、医生和其他卫生工作者开展脑膜炎球菌病的教育是管理SCMD爆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及时组织开展。

结论

由于美国大多数脑膜炎球菌病监测系统中,菌株分型信息不完整,SCMD病例和爆发较少,本报告某些建议的有效性难以证实。这些建议将会根据监测情况而进行修订。

美国CDC国家感染性疾病中心细菌和霉菌病部的儿童呼吸病科可提供关于上述建议和其他问题的咨询。


作者: zqr    时间: 2005-5-30 09:08

很好的材料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www.cdcman.com/) Powered by Discuz! 7.2